下篇 而今邁步從頭越
--中國優(yōu)勢與中國共產(chǎn)黨
本篇深刻反思了舊的發(fā)展方式,尖銳批判了西化和分化的社會思潮,從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社會主義民主政治、人民社會建設(shè)三個方面,集中論述了中國道路的先進性。
引言 共產(chǎn)黨·新中國
沒有共產(chǎn)黨,就沒有新中國
殷憂啟圣,多難興邦。在中華民族的數(shù)?年歷史上,所遭逢之困厄抑郁、艱辛挫折,可謂難以計數(shù)。然而,上下五千年來,卻沒有一次艱難遭逢,可以與近代中國之命運遭際相比擬。
近代中國所遭逢的,乃是“數(shù)千年未有之大變局”。
而所謂“數(shù)千年所未有”者,便是指近代中國的雙重困境:非但在“實力”上打不過西方列強,而且面對“世界大勢,浩浩蕩蕩”,面對蒸蒸日上的“西方文明”,古老的中華文明在“道理”上也陷入了理屈詞窮,在“道路”上似乎已日暮窮途。
非但“實力”不足,而且“道理”不通,這乃是中國文明自周秦奠基成熟以來,從未遭遇過的全面之挑戰(zhàn)。
這是國家、民族的大劫難,更是文明的大劫難。
1901年,喪權(quán)辱國的《辛丑條約》簽訂。這個條約要求:中國需賠償11個國家白銀本息合計9.8億兩,而加上地方賠款,中國總共需要拿出10億兩白銀,才能滿足列強難填之欲壑,這個數(shù)目,則相當(dāng)于清王朝12年財政收入之總和。在如此天文數(shù)字的賠款壓迫下,在毫無希望、遙遙無期的“自強”壓力之下,中華帝國已呼啦啦似大廈將傾,所遺全部問題者,僅在于最后壓垮大廈的,究竟是哪一根稻草。
國難當(dāng)頭。而“國難”和天文數(shù)字的賠款,自然全部落在了災(zāi)難深重的中國人民頭上,列強索要紋銀10億兩,中國之黎民蒼生就要交20億~30億兩。本來中國基層零散錯綜的小農(nóng)土地所有制度,決定了中國的稅收系統(tǒng)極不合理,財政效率極度低下,歷代理財理政的目標(biāo),無非是于基層“少取少予”,而最為理想的模式則是“不取不予”、“吏不下鄉(xiāng)”。此《擊壤歌》所謂:“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