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悲痛的人們完成幾個任務
對所有悲痛的人們來說,最核心的問題就是要學著重新建立一個沒有逝者的生活。我們曾在第八章探討過沃登的任務型理論,作為幫助者的我們,完全可以借鑒這個理論,有的放矢地幫助悲痛者。我們在此探索了幾種幫助悲痛的人們完成認知、情感、行為和價值觀任務的有效辦法。
在這個過程中,幫助者需要注意一點:在如此巨大的打擊之下,悲痛者的生活往往會失控,很容易產生強烈的情緒反應,但是局外人一定要注意不要產生不必要的惻隱之心將悲痛者必須完成這些任務大包大攬下來。除了悲痛者真的嚴重到已進入病理狀態(tài),有自殘和傷人的傾向之外,悲痛的人們必須有足夠的空間去采取自我主動性,完成任務,掌控局面。曼寧在1979年寫過一本書,名叫《不要奪走我的悲痛》,這個標題的含義,就是我們的意圖所指。
幫助悲痛者完成認知任務
每個悲痛的人們都會問一個問題“究竟發(fā)生了什么”。所有悲痛的人們都需要知道相關的信息。知道事情的真相是人們真正從內心接受事實的一個必要步驟。這就是為什么很多悲痛的人總要一遍又一遍的溫習死亡發(fā)生的經過。我們作為局外人一定要保持耐心。他們會問:“如果撞他的那輛車是紅色的或者藍色的呢?那他是不是就不會死了?”只有悲痛的人們在腦海中用這樣一點點的細節(jié)來拼湊出整個畫面,他們才能真正的了解事情真相。不然,整件事情仍然是空白,沒有顏色,不真實。認知的過程很重要,也很困難,但只有這樣他們才能真正地控制住現實的局面。如果牧師、咨詢者、醫(yī)生或者與此事相關的人不對悲痛的人們講實話,不為他們提供盡可能詳細的信息來幫助他們的話,那么這個過程將更加困難。
那么,作為幫助者,我們要盡量為他們提供及時,準確和可靠的信息,這十分的重要。有一天,阿瑟·史密斯在離家600英里以外的一個地方開會,會議期間,他接到一個電話。他的妻子簡短的告訴了他一個噩耗:“瑞秋今天早晨死了?!笔潞螅访芩箤懙馈霸贈]有其他的方式能通知某人,告訴他,他所深愛的人死了。”史密斯的第一個反應就是拼命從腦海中搜索他所認識的人中有誰病了,有誰年紀很大了,而這個人名字恰巧叫瑞秋的。但是他沒有找到。一陣沉默之后,史密斯不得不開始面對自己最不愿意面對的現實,他的女兒瑞秋死了,這是個巨大的打擊。
當意外發(fā)生時,信息顯得尤為重要。巨大的打擊之下,人們都會產生一種不現實感。也就很自然地會有抗議的聲音“這當然不可能發(fā)生”,“不可能有這種事情”,“這一定是個噩夢”。
他們急于知道更多的信息:有沒有幸存者,原因是什么,尸體復原情況怎么樣等等。有時候,有些問題真的沒法回答,也不能回答。他們其實就是想一次次的驗證,確認死亡確實發(fā)生了;有時,也是在強迫自己接受這樣殘酷的卻沒被完全解釋清楚的現實。不斷驗證是悲痛的人們實現從震驚到困惑,再到積極應對的過程的一種方式。
舉個例子來說,有些死亡的原因人們暫時無法知道,像嬰兒猝死綜合征等,但是知道癥狀和發(fā)生的規(guī)律卻是很重要的。尸體檢查和相關的診斷結論對幫助喪親的人們確認悲劇不是因為自己的疏忽而造成的,認識到結果也是不可抗的是至關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