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法拉盛:紐約市的中國城

這不是旅行 作者:祁天


理完發(fā)已是中午,走在法拉盛街頭,愈發(fā)難受。

炊煙、尾氣、光污染、熱島效應……夏日的酷暑被發(fā)揮到極限,街邊垃圾未及清理,便散出刺鼻的酸臭。街頭路人,不論去留悲喜,一律眉頭緊縮,似同城市進行著一場戰(zhàn)爭。這時鉆進“黃金商場”的地下小吃城,更需要些勇氣。

早聽人推薦過:“只要不怕臟不怕熱,那里有全紐約最好的小吃?!?/p>

真佩服法拉盛人的想象力,竟能把小吃城封在地下。且不論通風消防等問題,僅每日向地面搬運泔水,便是個浩大的工程。據(jù)說這里被衛(wèi)生局年年查,年年警告,卻年年依舊。對此,店家們早已習慣。他們將衛(wèi)生罰款當作“保護費”,把美國政府視為頭號“流氓”。

扯來兩把折疊凳,在一家蘭州拉面攤前坐下。這里的拉面5美金一碗,牛腩、牛筋、海鮮、魚丸任選。下鍋,撈面,澆鹵,用的是一次性飯盒,一次性筷子,唯獨面條是千百次拉成的,吸進嘴里,根根不亂,頗有嚼頭。

“沖您這手藝,生意該不錯吧?”我抬頭問店家,搖頭電扇將他的額發(fā)吹起吹落。

“咳,本小、利薄,沒錢賺?!毕胂?,他又說,“好在穩(wěn)定。再不喜歡法拉盛,你也得來,圖的就是個吃唄?!钡昙野艳雍玫拿鏃l扔進鍋中,騰騰沸汽四溢而出。他壓好鍋蓋,下意識地把手貼在空調(diào)風口上,沖我抱愧一笑,說:“還不如電扇好使呢?!?/p>

本來,這里有中央空調(diào),因年久失修,送出的冷氣,遠不敵聚攏的人氣,于是家家自備電扇。至于空調(diào)為何不修,店家的解釋是:再干幾年就走了,費那事?我問打算去哪兒?說還沒想好,攢夠錢就在美國定居,不夠便回國,反正在這兒待夠了。

走出黃金商場,隔街賣著烤串。我們要了幾串羊肉的,等待間隙舉起相機,正欲按快門,便聽攤主一聲大喊:“嘿!我這兒不興這個!”

他是天津人,在紐約街頭賣新疆羊肉串有年頭了,因味道正宗上過4回報紙,等第5次記者再來,他開始拒絕任何攝影采訪。

“每次一上報紙,第二天衛(wèi)生局就來:說你堵塞交通,亂扔垃圾,煙熏火燎,污染城市……一次罰款,我倆禮拜白干。賣個烤串不求出名,實實在在掙幾年錢,就走人了,誰也甭給我宣傳,這兒不興這個?!闭f著,炭火將熄,他賣力一扇,瞬間騰起一團裹挾著肉香的青煙,隨風飄去,籠罩著身旁的墨西哥餐車,那里,冷冷清清。

看他搶了墨西哥人生意,有意問他知不知道一個月前,發(fā)生在中國人與墨西哥人之間的慘劇。轉(zhuǎn)念一想,算了吧,表面上摩肩接踵,熙來攘往,其實誰會留意自己的前后左右呢?不是不想留意,而是沒有時間留意,因為彼此都在想:就要走了……

在空間軸上,人們是法拉盛的匆匆過客;在時間軸上,又何嘗不是呢?

準備收起相機,卻被身旁一位老伯叫住。和賣串人正相反,他主動請求拍照,說想看看數(shù)碼相機的畫質(zhì)。比起我們的尼康、佳能,他更信賴自己的老海鷗膠片機。

十幾年前,他在一家國企做機械維護,業(yè)余愛好攝影,如今的工作是在紐約街頭散發(fā)小廣告。

發(fā)廣告每小時掙7美金,一天8小時,一周7天,他笑著跟我說,這樣每月收入1600刀,拿出300刀吃飯,300刀租房,剩下1000刀寄回國,他說,這相當于國內(nèi)半年的工資。

“沒辦法,兒子在澳大利亞讀書,老婆下崗待業(yè),全家都等著這點錢呢。”

他來美國5年了,從沒回過家,因為身份不合法,一旦回國就很難再回來。說到這兒,他一遍遍質(zhì)問我:“你說我來美國容易么?!為了混張旅游簽證,我一個孤老頭子先去日本,再去澳大利亞,繞了地球小半圈,才讓美國人相信我要周游世界……”

“這么費勁,您就為來發(fā)廣告?”聽我這樣問,他像受了多大委屈,廣告也不發(fā)了,把汗布襯衫往上一撩,撫著被曬得黑黝黝的肚皮拉開了長聊的架勢。

“來美國的頭幾年,我把能做的都做了一遍:刷盤子、搞運輸、送外賣……最后發(fā)現(xiàn),就在法拉盛發(fā)傳單最舒服。這里牛肉面5個刀一碗,換別處,我只能吃漢堡。這里不用說英文,換別處我得天天跟人家:How are you。你說這里辛苦,刮風下雨日頭曬,大馬路上吸廢氣,沒錯,可換國內(nèi)不一樣?你說這里發(fā)傳單看人臉色,可我伸伸胳膊就賺錢,換國內(nèi),別說伸胳膊,就算連命都搭進去,到了這把年紀,有誰稀罕你?”

正說著,背后一家店鋪的門開了,一個中年女人探出頭來,瞪他一眼,轉(zhuǎn)而對我們說:“看他,天天在這兒吃苦受累,還說美國這好那好?!?/p>

“我苦不要緊啊,我兒子不苦就成嘍?!闭f完,他也回頭瞪那女人一眼,女人悻悻回去了,他臉上露出慘慘的笑容。

他擺擺手,說不聊了,這女人是他的老板,正盯著呢。也許是見到我們就像見到了自己的兒子,他又壓低聲音,特別叮囑道:

“注意安全,碰見黑人墨西哥人,繞著點走。前不久那姑娘,和老墨撞上了,仗著自己英語好,跟人掙巴,結(jié)果呢?孩子,一定在心里記住嘍:咱誰都不是!”

聽完這句話,我們頓然理解了女孩的死,同時,胸口又像挨了一計重拳。

比起鋪天蓋地的漢語廣告,比起正宗地道的街頭美食,比起那些定義“咱是中國人”的濃烈的民族印記,這句“咱誰都不是”來得更兇、更猛,更讓人無法抵抗。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