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息將拖住泡沫膨脹的步伐
問:截至2010年9月份,中國國內可能更多地將關注點放在以不動產為中心的資產價格的暴漲。但是在9月份之后,由于一些綜合因素的化學反應,一般商品的價格開始飛速上漲,通貨膨脹一時間成為公眾的熱門話題。日本在泡沫經濟時期是否也有過這樣的以一般商品價格上漲為特征的通貨膨脹?
答:當然也有,那發(fā)生在20世紀70年代。1973年發(fā)生第一次石油危機后,當時日本就有“狂亂物價”這一說法,物價瘋狂上漲。這期間也有一件很有趣的事情。我的博士論文原本計劃在1972年出版成書,當時大概是一本500頁的書,在1972年的時候定價是1500日元。但是后來因為各種原因不得不拖到1975年才出版,但是這個時候書的定價已經調到3500日元。在1972年的時候,1500日元的價格已經是將各種成本計算在內并且是綽綽有余能小賺一筆的價格。但是到1975年的時候,出版社找到我,幾乎是用哭求的語氣跟我說,以1500日元價格做的話他就要破產了,讓我同意他漲價。而后來的3500日元也是出版社把各方面的成本省了又省才形成的低價,當時一般的書價得達到4000日元或者4500日元。這種通貨膨脹從20世紀70年代一直持續(xù)到20世紀80年代末,也就是說它伴隨了泡沫經濟鼎盛時期的全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幾乎所有商品的價格都上漲了。剛才舉的是書的例子,生活物品也一樣,房租、光熱費等也漲了。當然,與此同時,工資也漲了。當時的那種通貨膨脹在現在看來是無法想象的,現在的日本完全就是通貨緊縮?,F在的中國就和當時的日本一樣。當時抑制物價成為日本政府極其重要的任務,但是就是很難抑制下來。而經濟同時也在增長,GDP增長率相當喜人。物價與經濟就這樣平行發(fā)展,與現在的中國非常相像。
問:您認為20世紀70年代初期開始的這一輪通貨膨脹的原因在哪里?
答:簡單地說,就是當時的日本首相田中角榮于1972年推行了“日本列島改造計劃”,日本土地價格就此開始瘋狂上漲。伴隨土地價格的上漲,所有的物價也開始上漲。1973年又發(fā)生了第一次石油危機,在石油價格開始瘋狂上漲的同時,各種電氣燃料費、公共費用、紙張價格也開始上漲。在20世紀70年代后半段,物價稍微穩(wěn)定下來一點,部分原因是日本克服了石油危機的負面影響。但是到1978年的時候又發(fā)生了第二次石油危機,于是又開始了新一輪的物價上漲。到1985年的時候,“廣場協議”簽署,日元開始急速升值。日本政府為擴大內需,便降低利率,增加市場中流通的貨幣量,這無疑是給既有的通貨膨脹火上澆油。一直到1989年,泡沫開始破滅,經濟進入低迷循環(huán)軌道,通貨膨脹才轉為通貨緊縮,并一直持續(xù)至今。
問:也就是說,當年的那一輪通貨膨脹大概持續(xù)了20年。那么,您覺得中國目前的狀況相當于那20年中的哪一年?
答:這個問題有點難。我感覺,大概相當于1985年“廣場協議”簽訂以后吧。最相似的就是,美國當年以貿易赤字為由向日本施壓,迫使日元升值,督促日本以內需為主導發(fā)展經濟。美國現在幾乎是在對中國提同樣的要求,并以同樣的理由施加同樣的壓力。雖然我認為美國的這些說辭并站不住腳。
在這種背景下,中國的通貨膨脹開始凸顯,同時國內需求也開始增長。無論是從美國方面,還是從國內方面,特別是從政府采取的政策來看,目前的中國和20世紀80年代后半段的日本非常相像。
但是,中國和日本有一個關鍵性的不同。中國的國內市場非常龐大,不像日本那么單一,那么容易控制,那么容易出效果。中國有沿海地區(qū),也有內陸地區(qū),擁有13億的人口,日本只有1.3億的人口,是中國人口的1/10。雖說同為泡沫,但規(guī)模完全不一樣。所以,要問中國會不會完全沿著日本當年的道路行進,我是要打個問號的。日本真正意義上的泡沫經濟只持續(xù)了5年,中國的經濟則顯得更加龐大且擁有相當的深度,不會那么輕易地說破滅就破滅了。當然,從做好最壞的打算來講,中國必須要有所戒備就是了,但也要意識到中國和日本確實有相當大的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