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場所的井戶邊—
長屋主婦們的一天
天明六時就起床打點一家的生活
能干的長屋主婦們
由于江戶大多數(shù)工作是在朝五時(現(xiàn)7點)開工,若一家之主的丈夫外出做活,主婦們每日清晨明六時(現(xiàn)5點)就得起床。起床后邊做飯,邊刷牙洗臉。
當時的牙刷叫“房楊枝”,是把柳樹枝條的一端反復鞭打成刷子狀后制成的。人們用它刷牙并磨去舌苔。牙膏以房州砂[ 用水淘洗陶土而得的微粉。]為原料,加入薄荷等香料后調(diào)制而成,類似于現(xiàn)在的去污粉。
洗漱完畢,主婦們從小商販處買回豆腐和納豆等食物,等丈夫和孩子吃完后,再把他們送到門口。男人和孩子們一出去做活或去私塾,長屋上下就成了女人的世界。
送走了丈夫和孩子的主婦們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端著盥(木盆)聚到水井周圍洗衣服。肥皂雖在戰(zhàn)國末期就傳到了日本,但還不是普通老百姓所能買得起的。主婦們通常就用無患子、皂莢果實和“灰汁”(堿水)來去除污漬。用來洗衣服的木盆從鐮倉時代后開始普及,而洗衣板則是到了明治以后才傳開的。
主婦們每日都聚在井邊洗衣服,久而久之,這里就成了她們的社交場所。在這里,女人們津津有味地咀嚼所有人家的是非變故。
◇致力副業(yè),填補家計
洗完衣服,主婦們或者做針線活,或者做些副業(yè)來補充家計。所謂副業(yè),有的是為住在同一棟長屋內(nèi)的單身者洗衣或縫縫補補,有的則是為廠家做些組裝扇子之類的手工活。
中午孩子們放學回來后,把早上的剩飯熱熱就是一頓簡單的午飯。吃完飯收拾完畢,主婦們繼續(xù)做副業(yè)。孩子要是喊餓,就用零食打發(fā)他們。
傍晚,丈夫們做工歸來,主婦們就趁他們?nèi)輀 喜多川歌麿(1753—1806),日本浮世繪畫家,善畫美人,是“大首繪(有臉部特寫的半身胸像)”的創(chuàng)始人,代表作有《江戶寬政年間三美人》。](澡堂,日語中的“湯”指熱水、沸水。)的工夫準備晚飯。晚飯通常是白米飯、味噌湯和咸菜。若哪天還能有煮的菜肴或烤沙丁魚、竹莢魚,那就算得上是豐盛了。晚飯過后,若時間還早就做做針線活。但通常因不想浪費燈油,早早地就睡了。
澡堂從一大早開始營業(yè),直至宵五時(現(xiàn)晚8點)左右。因晚飯后的女澡堂會很擁擠,主婦們就在傍晚抽空去洗。到了夏天,在家用澡盆沖澡,還可省下六文澡堂錢(后來漲至8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