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6)

三十歲起不后悔:職業(yè)選擇最重要時刻 作者:(韓)金尚勛


進入21世紀后,尤其是開始幾年,韓國書市上關于“自我開發(fā)”之類的書籍如雨后春筍般層出不窮。就連現在,此類圖書的全盛時期雖然已經過去,但依然在讀者群中擁有居高不下的人氣。而此類圖書的作者往往是些職場人士。

上班族們對于自我開發(fā)系列圖書如此追捧,從一個側面反映出當今混跡于職場生活的不易。過去,只要懷有一顆對公司的赤誠之心,那么你就可以靠著職場資歷的增加,慢慢等待升職就是了。就這樣,工作穩(wěn)定又有保障,熬到一定年齡退休即可。在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爆發(fā)之前,所有韓國人都不會想到企業(yè)會在一夜之間倒閉。當時的人們對“自我開發(fā)”一詞毫無概念。他們覺得即使不做自我開發(fā)也絲毫不會妨礙到他們的職場生涯。

現在看來,那時人們的想法是多么簡單幼稚。現在的人們只要不想被老板炒魷魚,就必須要拿出百分之二百的精力去進行自我開發(fā)。這與過去有了明顯的不同。在過去,只要你揣摩好老板的心思,老實地做好本職工作,一切都會萬事大吉。問題到底出現在哪兒呢?怎樣才能在職場上保證萬無一失呢?沒有答案。這也正是市場上各種各樣的自我開發(fā)類叢書能夠牢牢抓住上班族荷包的原因了。

但是,不管那些書里寫得多么天花亂墜,還是有許多人會被公司開除。無論是書中所傳授的“升職的七大原則”,還是“市場開發(fā)的十大原理”。即便你把這些背得滾瓜爛熟,有時在現實職場生活中依然還是吃不開。而工薪族們并不氣餒,他們依然會對此類圖書堅信不疑,相信“總有一天會派上用場的”。正是本著這樣的信條,缺乏安全感的職場人士仍然會對此類圖書趨之若鶩。

自我開發(fā)之類的書籍其實對上班族并沒有多大幫助。原因很簡單??赡苣切┙炭茣淖髡邆兇蟛糠侄际抢碚摷野?,就好像那些精通于各種股票理論的專家們一樣,在實際炒股的實踐中,他們的收益率不見得會有多高。理論家只能在宏大的理論層面上提出觀點,但具體到微觀的操作層面上,他們卻無法給我們提供有效的行動策略。

這是為什么呢?因為理論家們永遠不會明白“現場的秘密”。一個帶有經營學碩士(俗稱MBA)光環(huán)的經營專家所提出的經營原則也許看上去甚為有理又無懈可擊,但這絕對比不上一個在商場上摸爬滾打多年,自學成才的企業(yè)家提倡的經營哲學好用。這就是現實。

即使能力出眾,有時也逃不過被調整的厄運

上班族們對于公司的領導在情感上通常是愛恨交織的。私下里,他們可能會大罵老板以抒發(fā)不滿,但在工作上,又要表現得十分謙卑,畢恭畢敬。還有一些小心眼的員工,三杯酒下肚后,便毫無顧忌,心理的不滿猶如滔滔江水,剎那間奔涌而出。他們一邊唉聲嘆氣,一邊發(fā)泄不滿。

“什么破公司,大不了老子不干了!”

可當酒意退去后,之前還豪言壯語的他們又因怕自己酒后的“真言”傳到領導耳朵里而惴惴不安。其實,這些人太過于杞人憂天了。不會有哪個公司,會因員工說了幾句牢騷話就將其掃地出門的。如果你真遇到了如此心胸狹窄的老板,那么勸你還是早早辭職為妙,因為這樣的老板不會有出息。與其在他手下打拼,還不如干脆換個有前途的主子。

但是,如果適逢公司準備大規(guī)模換血之際,你再慷慨激昂地發(fā)泄一通,這事兒可就不好說了。但是,即便那個公司正遭遇危機,準備進行人事調整,只因員工的小小失言,就把人家炒魷魚,這樣的公司也不會有多大的前途。

說了這么多,我并不是教你放心去大說領導的壞話。我下面要講的,就是公司考慮人員變動時會遵循的幾大原則。這些或許你并不知曉,所以不妨讀讀看。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