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一次文人聚會上遇到一位教授,他走過來向我們幾個煙民說:“我知道我出現(xiàn)會讓你們掃興,我是著名的禁煙活動家,多次上書中央領(lǐng)導(dǎo)人宣傳禁煙。你們文人,寫文章不抽煙怕沒有靈感,其實,不吸煙也能寫出好文章?!焙髞?,我看到這位教授寫的文章,還有詩,我知道抽煙也無法再賦予他任何靈感。
多年前,我就聽人說,吸煙是野蠻人的行為,歐洲是文明的地方,吸煙者很受歧視。后來,我去了戴高樂機場,吸煙區(qū)是開放式的,像一個下沉庭院,進去之后發(fā)現(xiàn)天花板更高了,足有20米,煙霧繚繞著上升,可不像首都機場里的吸煙室那么憋屈。在法國坐火車,對面一男子看一本大厚書,懂法語的同伴告訴我,那是《希臘城邦史》,那男子燃起一支煙,讓我對法國的文明程度有了更高的認識。后來又聽說,歐洲國家越來越反對吸煙,公共場合都禁止抽煙了,包括戴高樂機場。2008年6月,我們到慕尼黑機場轉(zhuǎn)機,剛下飛機,就看見了一個巨大的煙灰桶,顯然是為了長途飛行下來憋壞了的人準(zhǔn)備的,我們一邊抽煙,一邊感嘆:什么叫人性化呀!
加拿大溫哥華機場,很像是上海或香港,來來往往都是華人,我在吸煙室里聽兩個小伙子正盤算怎么倒騰二手車,忽然進來一個美女,華人,穿黑外套,里面是白色背心,胸部很好看。她從煙盒里拿出一支煙,全吸煙室里的男人都把自己的打火機遞過去,但她安靜地用自己的打火機點燃了香煙,安靜地吸煙,離開,留給我一個難以磨滅的印象。不過,這是在加拿大吸煙的最佳記憶,這里屋頂處不能抽煙。陪同我們的導(dǎo)游是一位戶外運動專家,熱愛大自然。我在加拿大的高山峻嶺里抽煙,要撣一下煙灰,他會把手伸過來,讓我撣在他手上,我甚至可以在他手上掐滅一個煙頭。我懷疑他是綠黨分子,這樣一來,我就不好意思抽煙了。后來我準(zhǔn)備了煙絲和煙斗,以后再遇見這樣的人,我就抽一鍋煙絲,不用撣煙灰,一鍋能抽半小時。
加拿大禁煙,香港也禁煙,2008年英國也最終通過法令,帶屋頂?shù)牡胤讲荒艹闊?。我不了解英國法令的制定過程,但英國政府花了很多的廣告費宣傳他們的禁煙措施。等我從德國回來,聽說德國也正醞釀更嚴(yán)格的禁煙法案。
1922年的某一天,郭沫若還是一個窮苦的留日學(xué)生,他在福岡轉(zhuǎn)悠,從兜里摸出8個銅板買了一盒煙,待在街角吸煙,感嘆“中日兩國互相輕蔑的心理,好像成了慢性的疾患,真是無法醫(yī)治呢?!蔽掖┰綍r空相問:“郭老何來此嘆呢?”郭老把半截?zé)熎ü扇拥降厣?,說:“日本人愛干凈,并且把這當(dāng)作西洋既無,東洋亦無的國民特質(zhì),其實日本的城鎮(zhèn)也不是那么干凈,街道一下雨就成了爛泥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