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論莎士比亞的人格(14)

周輔成文集 作者:周輔成


人生,究竟是一場血斗,還是一場自然開展?我們此刻,確實無法準確回答或決定。但歌德的人生,總幻想有一大仇敵在和他決斗。他過度的悲喜,使得他的人生的潛在能力,發(fā)展到頂點。至于莎士比亞呢,他雖然沒有勇力對人生猛攻,但卻能深探出生活的種種限度,使人能清澈地了解自己。在這一點,如果細細比較兩人的性格與人格,可見歌德所自愿的內(nèi)心生活,并非屬于反省,而是一種自己對自己的估量和可能的選擇;而莎士比亞才可算是真能清澈地了解自己的生活。

以上是歌德與莎士比亞人格之不同,實際也是英德兩個民族性之不同的反映。現(xiàn)在,許多英國人夸耀說他們的莎士比亞,是代表“人類”的作家,德國人也夸說歌德的浮士德,是代表近代人類向無限追求的表現(xiàn)。其實,都是他們拿自己對“人”的概念,概括一切人類。他們忘掉了“人”這個東西,到底是什么內(nèi)容,全憑我們的看法如何。每一看法,后面都隱伏著我們各自的氣質(zhì)(Temperament)問題。人,從外部看來,當然不外是一個兩手兩足的動物,要吃飯、穿衣、結(jié)婚,好像簡單至極;但從人的性質(zhì)上、聯(lián)系到社會關(guān)系看來,卻復(fù)雜至極。對人,我們可以從實然方面看,也可從潛能性方面看,但我們?nèi)澜绺髅褡逅蕾p的人性或人格,恐怕不只是這兩種、或甚至只有一種。再說,我們中國人看到的人性,便不會是德國人好斗性的人性,也不會是英國人所謂的平近的人性,很可能就是在儒、釋、道家精神下所看到的人性。這些都不是可以強求共同的。我們說浮士德精神,乃代表近代人精神,這不期然已把德國人的人性概念作為我們的人性概念,我們說莎士比亞作品的人物代表人性,我們亦自然地把英國人的人性概念,作為一般人的人性概念了。

② 英國人民是崇尚自然的,中國人民,自始也是崇尚自然的:我們的詩人、思想家,也多少有些自然主義的色彩。但是,這種情調(diào)與境界,與英國人或莎士比亞也并不相同。不可不辨。英國人看自然,是從窗口望出去的,所謂以小觀大。窗口像一個鏡頭,攝入鏡頭的,是一幅圖畫。我們站在房內(nèi),常常是等待天色的變化,來看自然的推移發(fā)展:忽而云靄滿天,輕煙流散,忽而山雨欲來風(fēng)滿樓,又忽而暴風(fēng)雨過后,天朗氣清,涼氣逼人。人在自然內(nèi)雖然相應(yīng)發(fā)展變化,但總覺人與自然,同為經(jīng)風(fēng)雨而奮斗出來,雖然不一定像歌德的浮士德或宇宙精神,時時同惡魔撕殺苦斗,但人生畢竟是在驚濤萬狀之中,如果要有莎士比亞式的平靜、寧靜,那也必在經(jīng)驗加多或苦斗之后。莎士比亞的平近與冷靜,也是在實際生活中經(jīng)鍛煉而成的。至于中國人看自然,態(tài)度有異。我們可謂是在喜馬拉雅山或飛機上看自然,沒有風(fēng)云遮隔的時候,我們對自然全部,可一覽無遺。假定暴風(fēng)雨來臨,我們可再上一重山或?qū)w機向上升高,又可依然在風(fēng)雨云層之外,如此見到的自然,不是一幕一幕地出現(xiàn),而是一整個的自然,內(nèi)中有風(fēng)雨晴陰,但都是平衡的,調(diào)和的,我們從這種情景得到的情感,是一種超出爭斗所表現(xiàn)的隨自然起伏的情感:我們在自然中,不是與之對立,而是與之同活動、同起伏。即使遇到逆勢、也不足為病。我們順其所趨,便可怡然自得了。這點,可拿陶淵明之類的人格與情調(diào)來看,就可明白:陶淵明心中的自然,始終是令人興起恬適之感,他說“結(jié)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這使他隨地皆可自適。莎士比亞每當處理人欲,總還是“頗具匠心”,還不能一回頭,真的人生,就在眼前。人生,好似有很多不聽指揮的情欲,急待處理。但是中國人看自然,總是“縱身大化中,不憂亦不懼”?!叭芜\而化”,“沖淡玄遠”,心中并不發(fā)生情與欲的問題。后來,宋儒受佛教的影響,提出天理人欲之爭的問題,這只在官方的儒學(xué)中發(fā)生了很大影響,但在人民中影響不大。人民還是歌唱:“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帝力與我何有哉”(詩經(jīng)),不過,后來有人說,中國人表面是儒家的禮法,內(nèi)心實際是道家的自然。這卻把中國人民的真面目,表示出來了。所以重自然的陶淵明、杜甫、陸游的詩,一直在民間受到人民大眾的歡迎??傊?,在中國人看來,人既然還原到自然境界,他就應(yīng)該與自然一樣,毫無缺點,甚么苦痛、過錯,都不和“人”發(fā)生本質(zhì)上的關(guān)系。如果說莎士比亞所見的自然、人格上、作品上所表現(xiàn)的自然,與中國人所見的自然,有所區(qū)別,那就是上述的差異。但二者均有其特色與貢獻,切不可抑此揚彼。為了清楚明白,我們可將代表英國人的莎士比亞的“人與自然”的關(guān)系,和代表中國人的“人與自然”關(guān)系畫為二表: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