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8.商人的自由時代(3)

浩蕩兩千年 作者:吳曉波


與此同時,商人階層也崛起為一個強大的勢力。李劍農在《先秦兩漢經濟史稿》中認定,“漢初實為中國商人第一次獲得自由發(fā)展之安定時期也”。從各種史料見,當時大商人主要集中在四個產業(yè)之中,分別是鹽鐵業(yè)、流通業(yè)、種殖業(yè)和金融業(yè)。

鹽鐵的利益之大,早在管仲時期就已經逼現,現在將之開放給民間,當然催生巨富。司馬遷在《貨殖列傳》中列舉了西漢初期的21位富豪——他稱之為“賢人所以富者”,其中,單獨列出、比較詳細地記載其事跡的有8位,前4個竟都是冶鐵業(yè)者。

第一位是四川地區(qū)的卓氏。他原本是趙國人,世代靠冶鐵致富,秦滅趙國后,卓氏一族被洗劫一空,只剩下夫妻兩人,推著一輛小板車流放他鄉(xiāng)。同行的流放俘虜中,稍微有點積蓄的都爭著賄賂押解的官兵,希望能安排到距離趙國稍近的葭萌關一帶(今四川廣元縣),只有卓氏說:“此地狹小貧瘠,我聽說汶山(即岷山)之下,土地肥沃,地里長滿芋類,一輩子不至于挨餓。那里的人們喜歡到集市上做事,喜歡做買賣?!庇谑且筮w得遠一些。押解的官兵就把他安排到了臨邛(今四川邛崍),卓氏到了那里后,就著當地的鐵礦資源大搞冶煉鑄造,運籌經營,把產品銷往滇、蜀各地,不久就富甲天下,家里的奴仆多達千人。他們大起田池,射獵為樂,享樂可比王君。

排在第二位的富豪叫程鄭,竟也是在臨邛致富的。他是從山東流遷過去的俘虜,與卓氏一樣從事冶鑄,銷售到西南的夷族地區(qū),富裕程度可與卓氏一拼。

第三個冶鐵富豪是孔氏。他是魏國大梁人,秦滅魏后,把孔氏流遷到南陽,他就在這里冶鐵鑄造,修建池塘堤堰。致富之后,孔氏還投身長途販賣業(yè),帶著成隊車馬,往來于各諸侯國之間,各國由于他的商業(yè)活動而受益,人們稱呼他為“游閑公子”。他花錢如流水,賺的卻比花掉的要多得多,家里累積的錢財達數千金。南陽一帶的生意人都以效仿他的雍容大方為時尚。

第四個富豪是魯國的曹邴氏,他以煉鐵起家,“富至巨萬”。跟出手闊綽的孔氏不同,魯國人生來就節(jié)儉吝嗇,曹邴氏定有家規(guī),“俯要有所拾,仰要有所取”,他還從事高利貸,足跡行遍各地。魯國一帶的人受其影響,大都拋棄學術而追逐財利。

除了上述四位鋼鐵富豪之外,排在第五位的就是齊國的大鹽商刀閑。齊國是東方的商業(yè)大國,以沸煮海鹽聞名天下,刀閑的致富策略是敢于雇用最多的勞力。一向富足的齊人對奴隸非常輕賤,認為這些人刁悍狡猾,而刀閑則大量地收留他們,讓他們去打魚曬鹽,然后帶著這些人四處販賣食鹽等貨物,結交各地的官吏,終于累積起數千萬的財富。那些跟著刀閑的流民也都富裕了起來,因此當地流傳民諺曰“寧爵毋刀”,意思是“難道非要去做官嗎?還不如去給刀閑當豪奴”。另據史料記載,除了刀閑,當時還有兩個有名的大鹽商,一個是山東的東郭咸陽,以海鹽為業(yè),另一個是山西的羅氏,從事的是池鹽業(yè)(“擅鹽井之利”)。

鹽鐵之外,第二大致富產業(yè)是流通業(yè)。

中國地域廣大,各地特產繁多,流通之利不可小視。司馬遷記載,當時的大運輸商擁有上百乘馬車,上千輛牛車,有的還有大型船舶,“船長千丈,車百乘,牛車千輛”。其中最出名的是洛陽的師史。他家共計有上百輛運輸車輛,在各郡國周游經商,足跡無所不至。洛陽地處齊、楚、秦、趙幾個國家的中間地帶,四通八達,商風盛行,師史積累的財富達七千萬之多。

第三大致富產業(yè)是種殖業(yè),司馬遷例舉了兩個商人,分別是任氏和橋姚。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