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上篇 化弱為強:換來主動性(2)

攻心話術:一語勝千言 作者:張超


能力來源于總結和反思,當很多年后,我再去回想當年的對話,就更加感慨自己當時的幸運。

老領導身為領導,聽多了恭維話,小林的迎合對于老領導沒有價值。領導都50歲了,經歷風風雨雨、走過的路比我們幾個年輕人過的橋都多。小耿講的“大道理”,對于老領導而言更是小兒科。道理上的說辭,是老領導早已不屑一顧的伎倆。

其實,他就想知道我們這些年輕人在想什么。恰好,我的回答讓他知道了部分當代年輕人在擇偶方面選擇的一些理由,也讓他覺得看似不靠譜的年輕人,其實也有內心自己的判斷,當然,最可能讓他感覺到我對一個問題的觀察比較全面,才能提供多樣性的回答。

找準脈,對癥下藥,瞬間hold住老板,只要你懂得老板要什么,就一點也不難。

再給大家舉一個職場的例子:

你的領導提出了一個想法,讓大家討論,就是要在城市大量地投放某個產品的廣告,刺激購買,讓大家討論是否具有可行性。

設想第一個回答,可能有人會說:“大量投放廣告,資金投入太高,有運營風險?!?/p>

設想第二個回答,可能有人說:“廣告對人們的刺激巨大,會刺激購買?!?/p>

再設想第三個回答,可能會說:“投放廣告關鍵是要看產品以往是否在以往對于大眾形成一定的認知?!?/p>

第一個和第二個回答,我們明顯能夠看到在“術”的層面,第三個回答超越了前兩個回答好幾層。

什么原因呢?

因為它攻入了領導的內心,領導要求大家對一個想法進行討論,就是需求大家從不同的角度提供觀點,俗話說“兼聽則明偏信則暗”,他想要的就是各個角度收集信息。

第一個和第二個回答錯在角度選取不獨特,而且代替了領導做決策。

第三個回答,角度獨特,并且具備了一定思考的深度,而且說完之后,領導還肯定會接著想聽下去。

接下來,理想的回答方式是舉出實例,例如這么說:“國內XX品牌為了進軍歐洲市場,在歐洲某城市投放了N條廣告,但是整整一個月,銷售額沒有增長幅度。因為當歐洲人對這個品牌從未聽說的情況下,他們不知道這個產品對自己有什么用,那時,再多的活動砸下來,他們也不買。”

再接下來,可以提出針對本公司產品的方法和建議。

……

這樣的回答讓你在平靜的氛圍中出盡風頭。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