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身邊的邏輯學(14)

身邊的邏輯學 作者:(美)伯納·派頓


技術語詞:先驗等于演繹;后驗等于歸納。因此,先驗推論是從概括到特定,而后驗推論是從特定到概括。

讓我們稍做練習,以保證這些概念深植于我們的腦海之中。它們是相當簡單的基礎概念,但如果你精通它們,你將比絕大多數(shù)人更了解我們知識的基礎。

思考以下的案例研究。歐美兩地幾乎同時發(fā)現(xiàn)左多巴(L-DOPA)在帕金森氏癥生成上的重要性。美國研究團隊在以左多巴治療帕金森氏癥患者后發(fā)現(xiàn),他們的病情獲得很大改善。研究團隊因此假設,帕金森氏癥患者的腦中可能缺乏左多巴。那么,美國研究團隊是使用哪種類型的推論而得出這一結論的呢?

是歸納或后驗推論。美國研究團隊從特定觀察得出左多巴與帕金森氏癥關系的概括結論。

另一個案例研究:奧地利研究團隊測量死亡的帕金森氏癥患者大腦的左多巴含量,在與死于其他病癥的患者大腦做比較后,他們發(fā)現(xiàn)前者的左多巴含量不足。那么,奧地利研究團隊是使用哪種類型的推論而得出這一結論的呢?

是歸納或后驗推論。奧地利研究團隊從特定觀察得出左多巴與帕金森氏癥關系的概括結論。

然后,美國研究團隊認為,下一個帕金森氏癥患者應該用左多巴治療。他們預測該名患者的病情也會改善。這里用的是哪一種推論?

是演繹或先驗推論。美國研究團隊把以先前研究為基礎的概括,適用在特定病人身上而得出結論。

然后,奧地利研究團隊認為,下一個帕金森氏癥患者的大腦在測量時應該也會顯示左多巴不足的現(xiàn)象。這里用的是哪一種推論?

是演繹或先驗推論。奧地利研究團隊把以先前研究為基礎的概括,適用在特定病人的大腦上而得出結論。

牛會思考嗎?如果牛會思考,它是否會先以邏輯歸納(logical induction)思考,再緊跟著以邏輯演繹(logical deduction)思考?

歸納與演繹以及歸納邏輯與演繹邏輯的區(qū)別相當重要。因此,讓我們試著以另一個導出概括(“動物似乎能思考”)以及演繹(“牛似乎先以邏輯歸納思考,再以邏輯演繹思考”)的特定例子來理解這些區(qū)別。

剛抵達設有電子柵欄的牧場的牛,不免碰觸了好幾回電網(wǎng)。之后,它們會離鐵絲網(wǎng)遠遠的。由于每次牛進入新牧場時總會碰觸電子柵欄,我們覺得這樣應該可以概括出牛的行為。我們甚至可能下結論說,牛在使用歸納邏輯后又使用演繹邏輯。牛歸納出的結論是,碰觸柵欄是不好的,因為碰了會痛;而牛演繹出的結論是,既然碰觸柵欄是不好的,下次它們碰觸柵欄時就會痛。事實上,如果牛不想余生飽受電擊之苦,它們會調(diào)整自己的行為,不去碰觸柵欄。

雖然我們不知道牛如何思考(如果它們會思考的話),但它們的行動卻酷似經(jīng)過一番理性推論,我們可以將它陳述如下:“每次我碰到那個該死的柵欄,我就遭受電擊。如果我不想余生一直遭受電擊,我就該停止碰觸柵欄。我從‘每次我碰觸柵欄,就遭電擊’的特定觀察,導出‘碰觸柵欄總是會痛。疼痛是可以避免的,只要不碰觸柵欄,就不會遭電擊’的通則。偶爾,我碰觸柵欄只是為了測試通則是否合理,而當我這么做時,我早已預料到自己會被電擊?!?/p>

確實,牛與其他動物具有某種本能,或者還能將意識中的兩種對象成對聯(lián)想在一起,它們因此能修正行為,也許還能做出概括。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