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4月14日,星期三,好像和往日悉尼的秋天沒什么兩樣。天氣正常,沿海有一些寒流冷鋒經過,在附近的藍山地區(qū)有陣雨,預示著在當天晚些時候可能會有小雷雨,但不會造成太大影響。大約在下午4時25分左右,悉尼的西南地區(qū)一場暴雨初步現形,它很快發(fā)展成為一場大風暴,并在沿海地區(qū)形成了小冰雹,在它擴散到海上之前就不得不把它重新定為“嚴重級”了。在這時,澳大利亞氣象局仍然沒有任何工作人員發(fā)出惡劣天氣警報。
到晚上7點30分左右情況才發(fā)生了一些好轉。后來暴風雨再次轉向內陸,而且獲得了巨大的能量,甚至被稱為是“雷雨胞”,這是一種罕見的由巨大旋轉上升氣流形成的非常危險的風暴。它首先襲擊了悉尼機場南邊的海岸,之后轉移到悉尼北部開始發(fā)動對城市東郊和中央商務區(qū)的攻勢。隨后,該地區(qū)遭受了高爾夫球般大小的冰雹的襲擊,有些冰雹直徑達到了9厘米,風速也達到了每小時85公里。不久稍稍減弱了一些的雹暴再一次侵襲了這個地方,冰雹和大規(guī)模的暴雨更加劇烈了。
事實證明這是澳大利亞歷史上損失最為慘重的一次自然災害。除了造成1人死亡,50人受傷外,風暴摧毀了2.4萬座房屋、7萬輛車和23架飛機。最后保險賠付了17億美元,這是島上大陸最高的賠償金額。但是,包括未投保的損失,最終損失可能高達23億美元。
托尼·科爾曼是澳大利亞保險集團的首席風險師,其公司在1999年的雹暴后被索償總額超過3億美元。這一事件的索賠占了新南威爾士州過去15年來與天氣賠償有關的訴訟的1/4,這勢必讓人們去關注這種毀滅性的風暴是否會再度發(fā)生。澳大利亞保險集團開始用計算機模擬在悉尼地區(qū)可能導致雹暴的大氣因素模型,卻得到了一些令人不安的結論。
科爾曼回憶說:“這和氣候問題有直接聯系,人們發(fā)現悉尼地區(qū)雹暴的發(fā)生與冰雹到來前24~48小時之間悉尼海岸的海水溫度有直接關系。當然,如果海水溫度由于全球變暖而持續(xù)升高的話,雹暴發(fā)生的概率就會增加?!?/p>
對于保險業(yè)來說了解與天氣有關的風險是核心業(yè)務,因為由天氣災害所引發(fā)的賠償在保險公司災難損失賠償總額中所占比例最大。像是1999年悉尼意外的災難性雹暴事件對保險業(yè)來說便是潛在的災難。因此,它們對于了解將要發(fā)生的事情具有非常濃厚的興趣。
澳大利亞保險集團的研究表明,悉尼風暴僅僅是告訴你什么即將到來,它們并不是導致這一悲劇性結論的唯一原因。2004年,瑞士的再保險業(yè)巨頭瑞士再保險公司預測,由于氣候變化,自然災害所造成的經濟損失將會大幅增加,到2014年將翻番至每年1 500億美元。這意味著每年將要賠償300~400億美元,而這筆錢一定會從某些渠道獲得。
科爾曼說:“毫無疑問,由此保險費開始增長了,保險公司也別無選擇。”他現在是一個關注風險管理以及氣候變化問題的公司主管。他還說:“你可以將保險費視為氣候變化的經濟晴雨表。”現在保險公司正在透過世界氣候的變化來審視世界,并在研究任何可能受到氣候變化影響的事物,尤其是當涉及科爾曼所稱的“高風險地區(qū)”時。
他說:“氣候變化正在改變洪水的風險,一般來說增加了它的危險性。如果你有一塊容易遭受洪水災害的土地,有可能即將出現的情況是即使出現了洪水災情你也得不到任何賠償,或者你得到了賠償卻還要被額外收費?!?/p>
這也意味著在氣候變化的未來,保險費開始專注于企業(yè)的長期可持續(xù)發(fā)展。例如,在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州毀滅性的林區(qū)大火之后,負責調查火災起因以及滅火對策的皇家委員會致力于確保在火災多發(fā)地區(qū)重建的建筑物要符合更加嚴格的防火規(guī)定。毫無疑問,保險公司也將對這些問題給予極大的關注。氣候變化在有些人看來可能是未來才會面臨的問題,但是保險公司已經感到了壓力。它們正在將氣候變化問題推至當今的風口浪尖。
那么,我們可以做些什么呢?為了減少我們正在對環(huán)境所造成的消極影響,非常明確的是有一些東西必須要改變了。為了應對這一挑戰(zhàn),我們看到了一些重要的制度上的變化,它們都有一個共同點:把價值或是成本賦予之前從來沒有被重視過的事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