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印度,很多征婚廣告提供的都是男方的條件,但這一表面現象并不能說明女方更有決定權。印度并不是一夫多妻制社會,男人可以用錢去買妻納妾。印度的新娘實際上幾乎一點權利都沒有,她的父母可能還要向男方陪送嫁妝,一旦出嫁,她就是丈夫的財產。
嫁妝是沉重的負擔。對卡納塔克邦社會地位處于底層的制陶工人的研究發(fā)現,平均每個新娘的嫁妝相當于新娘家6年的收入。在西海岸的果阿邦,平均每個新娘的嫁妝從1920年的2000盧比提高到1980年的50萬~100萬盧比。
學者們對嫁妝的膨脹問題進行了激烈辯論。一項研究估計,全印度的嫁妝1921~1981年平均每年上漲15%。有人指出這是經濟發(fā)展與收入增長的不均等造成的,有錢的底層社會的女性以嫁妝為條件尋找上層社會的新郎。另一些人認為20世紀20年代以來增長的男女比例形成了對男性有利的傾斜,因為女性結婚的年齡比男性小,隨著人口增長,就會有越來越多的新娘適合不同年齡段的新郎。確實如此,上面提到的卡納塔克邦制陶工人中,有個婦女就抱怨說,包括她15歲的女兒在內的13個女孩正在競爭6個新郎。
但是新娘家付出的高額嫁妝并不能保證新娘們婚后的安全。據報道,即使上層社會的婦女也會因為婚后夫家人進一步索要嫁妝而受到丈夫以及婆家人的威脅、毆打甚至被殺害。印度國家刑事犯罪局報告每年大約有6000起“嫁妝謀殺案”,丈夫家人把妻子活活燒死。另一項研究則把死亡數字推算為2。5萬人。
與男方的聘金相比,女方的嫁妝相對少見,但嫁妝現象并不是印度僅有的。在孟加拉國的恰帕納瓦布甘、吉大港和謝爾布爾地區(qū),研究人員在2001年的研究報告中說,嫁妝費用高達16萬孟加拉塔卡,幾乎等于該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的4倍。報告中還提到了針對婦女的家庭暴力,嫁妝越少往往家庭暴力越嚴重。不過根本沒有嫁妝的妻子與嫁妝極為豐厚的妻子遭受到的家庭暴力都比較少,這種女性可能有另外的原因。
由此必然引發(fā)疑問:為什么這些婦女花了錢還要挨打?為什么還會有嫁妝存在?多數情況下,這并不是新娘說了算的,她們的婚姻由父母做主。印度文化是父系的,男人繼承和延續(xù)家庭血脈,與父母同住,照料父母,繼承他們的財產。相反,女兒是家庭的負擔,家人期待她們出嫁,到丈夫家居住,所以父母要不計成本地把她們嫁出去。
不過,對于印度的貧窮家庭來說,這是個非常沉重的負擔,所以他們經常打掉女性胎兒,免得背上嫁妝這個沉重的包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