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社會價值
傳統(tǒng)社會中個人追求的“意見領袖”身份是一種對認同、尊重需求的滿足,是個人價值在追隨者心目中的體現(xiàn)。換句話說,這個有影響力的人是他的追隨者所愿意追隨和模仿的,他的一言一行、所作所為受到追隨者們的格外重視,并希望自己也能像他那樣生活和工作。而“意見領袖”本人也在這種雙向的互相依賴中得到滿足。
那么對于社會化媒體來說,信息傳播的通暢便捷渠道及極大的影響力很容易滿足網(wǎng)民的此種需求。我們可以在百度百科、維基百科、雅虎知識堂、新浪愛問、豆瓣等網(wǎng)站上分享文檔、知識、經(jīng)驗,然后通過社會化網(wǎng)絡的影響力傳遞給需要的用戶。這種互聯(lián)網(wǎng)倡導的分享精神本身就是對個人自我價值的滿足。
2.信源、知識面
一般來說,意見領袖較之被他影響的人,有更多的興趣與機會接觸傳播媒介的內容。意見領袖較之非意見領袖,他們讀更多的雜志,花更多的時間看報,看更多的書。因而,意見領袖信息的來源較廣,獲取的信息也更早、更多。但是更多的時候,這種被當做信源、權威的滿足要遠遠大于網(wǎng)民自我學習、收獲知識本身的價值。
意見領袖要對追隨者產(chǎn)生影響力,不僅要信源廣闊,還要有較強的讀碼、釋碼(如解釋與理解)能力,在某些專門的問題上要有較多的研究和較廣闊的知識。那些對自己所談問題一無所知或知之甚少、毫無研究的人,其意見是很難受到人們的注意的,更不要說去影響他人了。
百度百科、文庫、豆瓣、雅虎知識堂、新浪愛問、CSDN、微盤等及其他的互動分享平臺,都是滿足了大家作為信源的需求,或者稱之為分享精神的滿足。因此,在這些應用中往往伴隨著代表身份的、權威性的等級、積分制度,這是在表現(xiàn)形式上的良好邏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