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形色色的求雨巫術(shù),有許多做法出于人們對動物特性的認識。與雨或水有關(guān)的動物,例如水鳥、青蛙或傳說中的龍,常常成為求雨法術(shù)的靈物,而最突出者莫過于龍?!抖Y記·禮運》說“麟鳳龜龍謂之四靈”,所謂“四靈”其實就是四類動物的靈長,故《大帶禮記·易本命》說“有鱗之蟲三百六十,而蛟龍為之長”。《左傳》則說:“龍,水物也;水官棄矣,故龍不得生?!饼堧m然是傳說中的神物,但其起源應(yīng)出于自然界真實存在的動物,而且必然是水生動物。
祭龍求雨法后來一直是國家求雨禮的主要方式之一,歷代正史禮志多有記載。如《宋史》卷一百二《禮志五·祈榮》記載:“咸平二年旱,詔有司祠雷師雨師。內(nèi)出李邕《祈雨法》,以甲乙日擇東方地作壇,取土造青龍?!鄙鲜鰹榇杭厩笥攴ǎ渌竟?jié)大致如此,但相關(guān)的顏色、日期、取土的遠近里數(shù)、器物大小尺寸、龍的長度等等,都按照五行系統(tǒng)相應(yīng)之?dāng)?shù),如夏季則為赤龍,日期為丙丁日,數(shù)皆為七之類。
宋代還有畫龍求雨的儀式,民間也有的束草為龍巡行求雨及禳除害蟲。如《云陽縣志》記四川萬縣地區(qū)民俗說:“種轂后,村人束草為龍狀,鉦鼓捉至各家,盤舞而去,云以禳蟲蝗。暴雨久不降,亦束草龍巡行,持者皆裸至村,村人蓄水潑之,以祈雨。兩事皆極驗?!标懹卧娫疲骸懊鞒咐蟻碣愑?,大巫吹簫小巫舞?!闭怯涊d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