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三大幫會溯源(16)

江湖三百年 作者:秦寶琦


重慶地處長江上游,從兩湖等省向四川運(yùn)輸貨物,系上水逆行,需要雇傭若干勞力臨時拉纖,一般纖夫的數(shù)量約是船員的四五倍。當(dāng)船只到達(dá)目的地之后,纖夫就各自散離。這些隨船上行的大批纖夫多滯留于川東的重慶等地。據(jù)清人嚴(yán)如熤估算,在道光年間,到重慶的上水船,每日以十船為率,前來水手、纖夫多達(dá)七八百人;離開重慶的下水船,每日亦以十船為率,離去水手、纖夫三四百人。一來一去,每日剩下三四百人,也就是說每天將有三四百人成為無業(yè)者。十天就有三四千人,一月超過萬人。這些船夫、水手和纖夫們,漂泊在長江之上,隨時都有翻船或觸礁的危險,而且勞動十分艱辛,迫切需要互相幫助,因此,在勞動中產(chǎn)生了互助的需求。

纖夫們被遣散后,衣食無著,便只好去當(dāng)啯嚕。張集馨在《道咸宦海見聞錄》中寫道:四川水陸通衢,陸路由陜西、甘肅,自寧羌州入蜀。水路由湖北宜昌至重慶、夔州入蜀,來往商旅,無論舟船,皆雇覓纖夫,負(fù)繩牽挽,盤旋而上。到達(dá)后則纖夫無用,俱被遣散,他們既無家可歸,又無資回籍。這些纖夫、水手,只好流落異鄉(xiāng),群居為匪。所以每次辦一啯匪大案,脅從者多半為游民。這說出了川江上纖夫、水手演化為啯嚕的原因。熟悉川楚老林情況的嚴(yán)如熤也說:川東之可虞,時宜防范者,在于大江之水手。川江大船載客貨,由漢陽、荊宜而上,水愈急,則“拉把手”(即纖夫)愈多。每大船一只,載貨數(shù)百石,纖夫必雇至七八十人。夔門不過經(jīng)過之地,至重慶即卸載??蜕谈墓托〈?,分往川北、川西南,其嘉陵、渠、潼、瀘、涪等江,各有熟水道板主(即船主--引者)另雇而行。荊宜所來的“拉把手”,在重慶府河岸各棚等待下水重載之雇募。而下水重船需水手較上水為少,每只多則三四十人。到重慶后被遣散者每月多達(dá)三四千人,一個月便有萬余人滯留在重慶一帶。這些人剛剛來到時,尚存有得到的工資;漸次用完,只好變賣所穿的衣服履物;久之,即成“精膊溜”了。其中弱者為乞丐,強(qiáng)者則入啯?;稂h。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