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索引】
王選(1937—2006),籍貫江蘇無錫,生長于上海,九三學社成員,九三學社副主席,畢業(yè)于北京大學數(shù)學力學系計算數(shù)學專業(yè),1958~1959年任北京大學數(shù)學力學系教師。1959~1978年任北京大學無線電系教師。1978~1995年任北京大學計算機研究所所長、副教授、教授。曾任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漢字激光照排系統(tǒng)的創(chuàng)始人,他所領導的科研集體研制出的漢字激光照排系統(tǒng)為新聞、出版全過程的計算機化奠定了基礎,被譽為“漢字印刷術的第二次發(fā)明”。
選擇北大冷門專業(yè)
王選出生在上海衡山路964弄15號的一幢二層小樓里,當時,王家已經有了四個孩子,母親周邈清對父親王守其說:“這個孩子我不想要了?!笨墒窃诟赣H的堅持下,王選還是降生了。王選的家庭是典型的嚴父慈母型,父親畢業(yè)于南洋公學(現(xiàn)上海交通大學),當了一輩子的會計,父親的言傳身教,被幼年王選看在眼里,不自覺地受到影響。
1954年,王選考取了北京大學數(shù)學系。中國從那年開始全面學習前蘇聯(lián)的教育體制,該級生源之好在數(shù)學系歷史上空前絕后,后來共出了6名院士。現(xiàn)北京大學數(shù)學研究所所長張恭慶院士與王選在中學和大學都是同學。在他的印象中,王選的成績非常優(yōu)秀:“他在各方面都對自己要求很高,從小就樂于幫助學習有困難的同學。他選擇專業(yè)方向,也是從國家需要考慮的,而不是個人,這給我的印象很深?!贝蠖聦W期分專業(yè),那時數(shù)學被看成是科學王冠上的明珠。學習好的同學基本上都選擇了數(shù)學,王選卻出人意料地挑中了當時大家都不甚了解的冷門專業(yè)—計算機。若干年后,王選稱,這是因為他覺得計算機大有前途。對此,張恭慶的評價是:“我相信他有這樣的眼光。”
年輕的老病號
1958年,為了響應轟轟烈烈的“大躍進”,北大決定研制一臺可以每秒進行1萬次定點運算的中型計算機—“紅旗機”。按照研究者的計劃,如果研制成功,“紅旗機”的運算速度可以超越世界先進國家,位居前列。當時,王選任教于北大無線電系,自然成了邏輯設計的主力人員。王選經常連夜加班,曾經40個小時沒合眼??善众s上“三年自然災害”時期,為了省口糧,他每天晚上就著黃醬喝碗稀粥,即便全身浮腫也沒有停下手里的工作。盡管如此,“紅旗機”的設計還是“流產”了,疲勞過度的王選不明原因地低燒著,經檢查,他的肺部有陰影,吃了各種藥也不見好轉,只得回上海家中休養(yǎng)。“同志們,永別了。”在火車站,王選的一句玩笑話讓同事們潸然淚下。其實,王選的先天體質并不是很好,當年母親懷他時,還曾經想去做流產。張恭慶院士回憶說:“王選看上去始終很瘦弱,臉色不好,中學時就那樣,他有先天性哮喘?!?/p>
1968年年底,王選由于“偷聽敵臺廣播”(學英語)被勒令返回北大上學習班。在此期間,他再次開始莫名其妙地出現(xiàn)低燒,只要一動就大口喘氣,虛弱到連出門的力氣都沒有。此后的6年中,王選成了“勞?!睉?。他的鄰居,法律系的金瑞林老師,就經常看見坐在北大佟府院子破木椅上曬太陽的王選捂著胸口劇烈地咳嗽。看著高高的枝頭上掛著的幾個孤零零的柿子,靠在椅子里的王選苦澀地想起同事們的安慰之語:你以后可以翻譯些資料什么的。大家都覺得,他以后再也做不了研究工作了,但他真不甘心,滿腹的知識和想法就曬太陽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