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農(nóng)歷二月初八是納西族的祭龍節(jié)。以三壩納西東巴文化圣地白水臺為中心,方圓百里的納西、藏、彝、回、白、傈僳族都要到白水臺舉行一年一度的祭龍節(jié)。相傳,古時候,白地壩有一條毒龍,倒騰得整個壩都是水,什么東西都無法在壩里生存,人們不得不住在深山老林過著狩獵的生活。這情景被天神之子米拉日巴看到了。為了拯救人類,天神之子放出五朵白云,白云變成五個仙人,下凡到白地壩后,施展無窮的法力,降伏了毒龍,令它將水退出去,白地壩的水才逐漸減少,只在白水臺流淌,壩中央逐步露出了陸地。人們陸續(xù)搬到壩上定居,繁衍生息,形成了今天的谷都、波灣、吾樹灣、水甲、恩水灣等村子。為了感謝天神之子和仙人的恩情,在二月初八龍王生日這天,白水臺龍王邀請?zhí)焐裰用桌瞻秃臀鍌€仙人來白水臺龍王府做客。當(dāng)天神之子和仙人來到時,龍子龍孫們載歌載舞地迎接。人們?yōu)榱烁兄x龍王賜福之恩,一戶戶前往拜祭。二月初八這一天,一個人也不能進(jìn)白水臺,為的是讓龍王和天神之子米拉日巴率領(lǐng)的五位仙人快樂地游玩。二月初九這一天人們才能去白水臺燒香敬神。這一習(xí)俗一直傳了下來,演變成現(xiàn)在的二月初八拜龍野炊的民族節(jié)日。關(guān)于二月八日朝白水活動的來由,民間有許多美麗的傳說,有的是關(guān)于米拉日巴驅(qū)鬼歌舞布道的傳說,有的是教祖丁巴什羅的故事,有的是米拉日巴與丁巴什羅斗法的故事,“二月八”節(jié)日活動被賦予了較濃郁的宗教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