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章 為自己工作,不是得到就是學到(2)

點燃工作激情 作者:彭博


就算老板最后并沒有像我們預(yù)計的那樣青睞你、賞識你,就算你的薪水與你的付出總是不成比例,就算你受到了諸多的不公平,但是你并沒因此而損失什么,因為“不是得到就是學到”。就像那個考了零分的學生,但是他并沒有少學一點知識,而且還實現(xiàn)了自己打球的愿望。從表面上看,你雖然沒有從老板那里得到滿意的薪水,但是你學到了更加寶貴的技能、經(jīng)驗和知識,這難道不比薪水對你更重要嗎?

第二節(jié) 工作就像為自己蓋房子

如果你覺得自己每天起早貪黑地努力工作,掙的錢都裝進了別人的口袋,那么你一定不會有什么積極性,更不會有什么熱情。相信大多數(shù)職場倦怠的人都有這種心理,自己努力而別人拿錢,干嘛要白費勁呢?

于是,邁出大學的校門沒幾年,曾經(jīng)一起在學校門口的大排檔杯酒論英雄的同學,一下子就有了天壤之別,聚會時一部分人掏出名片,上面赫然印著“經(jīng)理”“總監(jiān)”之類的頭銜,他們說起自己的工作就眉飛色舞,勁頭十足,他們已經(jīng)有房有車,成了瀟灑的中產(chǎn)階級。而更多的人則在工作中還是被人使喚的“小嘍啰”,拿著可憐的薪水望房興嘆,說起自己的工作就抱怨不斷,無精打采。

既然能在一個學校里讀書,一個桌子上吃飯,這說明大家的智力是沒有什么差別的,但結(jié)果為什么如此不同?因為他們對待工作的態(tài)度不同,工作就像是蓋房子,所不同的是,有的人認為是在為別人蓋,有的人則認為是在給自己蓋。給別人蓋,當然差不多能通過驗收就萬事大吉了,而給自己蓋則一定會全力以赴,力求盡善盡美,不同的態(tài)度,得到的結(jié)果自然是不同的。

有一個人一輩子都在蓋房子,老了,想退休回家享受天倫之樂,就向老板遞交了辭呈,老板再三挽留,但他去意已決。于是,老板就請他造最后一所房子,建成后就可以告老還鄉(xiāng)了。此人無奈地答應(yīng)了下來,這時的他已經(jīng)是“身在曹營心在漢”,心思全不在工作上。做工不那么精細,用料也不那么嚴格,很多地方明明可以做得更好,但為了節(jié)省時間,他都馬馬虎虎地敷衍了過去,做出的活全無往日的水準,只想趕時間把房子建完。

此人比預(yù)期提前一個月完成了房子的建造,正當他收拾東西準備回老家的時候,老板把房子的鑰匙交到他手里說:“你辛苦了一輩子,這是我送給你的禮物,你可以讓你的家人搬過來與你一起住?!?/p>

此人拿著鑰匙,看著由于自己著急,處處都暴露著不完美的房子,他后悔不已,要是當初知道這個房子是老板送給自己的禮物,就是披星戴月也要把它蓋成全天下最好的房子。

故事中的這個人也許只是一念之差,因為歸鄉(xiāng)心切,就馬馬虎虎地蓋完了房子,認為反正房子是老板的,蓋好蓋不好,都與自己沒關(guān)系。事實上,在職場上,與此人持同樣心態(tài)的人也很多,他們認為工作就是為別人蓋房子,蓋得再好,享用的也不是自己,況且自己蓋成60分的標準和90分的標準領(lǐng)到的薪水也沒什么差別,勉強說得過去就行了,何必自己給自己那么大的壓力呢?

也許在短時間內(nèi),60分的標準和90分的標準體現(xiàn)不出什么,但是時間長了,差別就顯現(xiàn)出來了。那些總是用60分敷衍老板的人,慢慢就成了公司的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輪到裁員的時候,他的名字自然毫無懸念地被放在第一位。而處處用90分的標準來要求自己的人,其能力在工作中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自身價值一直處于一個上升的曲線,再加上凡事盡心盡力的態(tài)度,自然越來越受老板的關(guān)注和青睞。

15歲那年,齊瓦勃家中一貧如洗,只受過短暫學校教育的他到一個山村做了馬夫,然而齊瓦勃并沒有自暴自棄,無時無刻不在尋找著發(fā)展的機遇。三年后,齊瓦勃來到鋼鐵大王卡內(nèi)基所屬的一個建筑工地打工。一踏進建筑工地,齊瓦勃就抱定了要做同事中最優(yōu)秀的人的決心。當其他人在抱怨工作辛苦、薪水低而怠工的時候,齊瓦勃卻默默地積累著工作經(jīng)驗,并自學建筑知識。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