謊言1:學習不能搞疲勞戰(zhàn)
今年吉林省的理科狀元張凝好像從來不知道什么叫累。談到自己的學習,他說:“我沒有什么絕招,就是要踏實,基礎一定要打牢,這樣才能在各科學習中厚積薄發(fā)!我很少開夜車,每天都有規(guī)律、有計劃地學習。”
四川省的理科狀元董偉有著與張凝同樣的經歷:“我從來不熬夜,每晚11 點前就上床睡覺。我每天上課認真聽講,爭取當天學到的東西當天消化。只要認真聽講及時消化,就不用熬夜加班加點來學習了。
熬夜會讓人睡眠不足,反而影響第二天的學習?!?/p>
同為四川省的文科狀元葉思雨更絕:“學習要講究效率,注意勞逸結合,如果挑燈夜讀‘打疲勞戰(zhàn)’,反而休息不好,會影響第二天的學習,得不償失。一定要養(yǎng)成良好的作息習慣,每天中午應盡量保證午休時間,千萬別熬夜?!?/p>
同學們,聽著幾位狀元輕松的學習心得,你是不是心里直癢癢呢?
心想:原來學習這么簡單,那我為什么還要挑燈夜讀,天天搞得自己暈頭轉向,疲勞不堪呢?
是的,我們在羨慕幾位狀元的同時,也相信他們說的都是實話,也相信他們每天都能保證足夠的睡眠時間,但是,我們又怎么知道他們平時是如何利用其他時間來學習的呢?比如你課間在休息,他在學習;你躺在床上閉上眼睛就進入了夢鄉(xiāng),而他們很有可能在閉著眼睛復習當天學到的新知識;早上你睡到六點才起床,而他們很可能在你還在做夢的時候就爬了起來,把一天要學的知識預習了一遍……當然,這些都是我們的猜測,我們無法證實他們是如何做到既不用疲勞學習,又能取得如此好的成績的。
不過,我們相信人的智力水平是不會相差很大的,狀元董偉在評價自己的時候不也是這樣說的嗎:“取得全省第一在我意料之外,但我真的很平凡,或許世界上真的有神童,但我不是神童,今天的成績是我一步一步踏踏實實地走出來的?!?/p>
既然人的智力水平差別不大,那么,你知道為什么同樣的知識點,同樣的老師,我們花費同樣的時間,得到的結果卻有這樣大的差別嗎?
這顯然是說不通的。所以,我們應理智分析狀元們輕松學習的背后還隱藏著什么,他們的不搞疲勞戰(zhàn)只是早睡那么簡單嗎?
有這樣一個朋友,他的女兒從初一開始一直到現(xiàn)在初三畢業(yè),學習成績一直都很優(yōu)秀。在談到女兒的成績時,這位朋友這樣說:“我女兒從不開夜車,她每天都11 點前睡覺,不然第二天上課就會沒精神。
不過,三年來我女兒從沒參加過我的聚會,從沒去過公園,就連她們這個年齡段應該讀的課外讀物,她都沒時間看?,F(xiàn)在好了,總算畢業(yè)了,希望可以利用暑假的時間把應該讀的名著都補上?!?/p>
這個女孩倒是沒搞疲勞戰(zhàn),每天都按時睡覺??墒牵覀冋娴恼J為是這樣的嗎?犧牲了自己所有的娛樂時間,犧牲了所有與家人享受美好生活的時間,就連應該看的課外書都沒有時間看,這樣的學習生活難道不是疲勞戰(zhàn)嗎?不知道狀元們是否承認這是疲勞戰(zhàn)呢?
謊言2:尖子生都是疲勞戰(zhàn)的高手
今年考入港大的董芳在回憶自己的中學生活時,臉上沒有一絲笑容,她這樣評價自己取得今天這樣的成績所付出的代價:“我能考個好成績應該是意料中的,想想我所付出的時間,如果沒有今天的回報自己都覺得委屈。
“我12 點以前從沒睡過覺,也從沒在6 點以后起過床。我大學以前的生活除了學習沒別的,飯媽媽送到嘴邊,衣服媽媽拿到床邊,上下學都是家人接送。我不允許自己浪費一點時間,哪怕是吃飯時間,我從未吃出飯的香味,因為我連自己吃的是什么都不關心,滿腦子都是學習。我也常聽別的同學或老師說不能搞疲勞戰(zhàn),可身邊哪一個同學不是這樣的呢?大家都在拼命,你想不疲勞都難。我可算熬出來了?!毕嘈派钪杏泻艽笠徊糠旨庾由侨绱似闯鰜淼?,現(xiàn)在的中學生也依然在延續(xù)著他們的生活軌跡,為了自己能有個好未來消耗著自己的大好年華。
但是,像董芳這樣“幸運”的卻不是大多數(shù)。雖然董芳說自己取得今天的成績是意料中的,我們還是不免要懷疑,那么多的同學都在拼命,都在搞疲勞戰(zhàn),為什么卻不是大家都出類拔萃呢?大家都用疲勞戰(zhàn)為什么有的同學卻成績平平呢?想必,疲勞戰(zhàn)也是不一樣的,尖子生們在疲勞中也能找到自己的竅門吧?
學習是一場相當艱苦的戰(zhàn)役,每個年級都有好幾門課,每門課都有好幾冊厚厚的教科書,還有一疊又一疊的習題卷子要做,同學們每天不僅要復習當天學過的內容,還要預習第二天要學的內容,每天的工作量不可謂不大。每過一段時間還要回頭復習前面的內容,發(fā)現(xiàn)生疏的地方又要不斷地加強。如此一而再、再而三地猛往腦子里灌,不但身體吃不消,學習效率也會越來越低。
所以,我們要注意勞逸結合,發(fā)現(xiàn)自己有疲勞感時,停下來休整一下,調節(jié)一下精神,否則就會越疲勞效果越不好,效果越不好就會強迫自己越用功,越用功心中反而越不踏實,如此反反復復,造成惡性循環(huán),尚未到考試時間,自己已是身心疲憊。不妨為自己制訂一個學習計劃,一段時間學數(shù)學,一段時間學英語,相互調節(jié),穿插復習,有勞有逸,保證學習效率才不失為好的學習辦法。
疲勞戰(zhàn)不是學習的最佳戰(zhàn)術選擇。我們要注意休息,即使面臨高考的壓力,也應當放松心情。一味地埋頭苦讀,搞“疲勞戰(zhàn)”很難有成效。雖然文中的董芳確實通過幾年的“疲勞戰(zhàn)”取得了成效,但那純屬偶然,絕不像她所說那是必然,更多的同學往往深陷“疲勞”中無法自拔,導致考試受挫。
謊言3:尖子生為什么不能睡懶覺
沈陽中考狀元杜逸楠,在今年中考中取得714 分的成績,在沈陽市六七萬考生中分數(shù)最高。能取得這么高的成績,杜逸楠是怎么學習的呢?
“其實我最愛睡懶覺,從不熬夜,每晚10 點就睡覺,我認為保證充分睡眠才能在白天更好地學習。”杜逸楠說。
“父母也從來不讓我熬夜,進入初三后,學校開設晚自習,學生可以自由選擇,我成了學校僅有的兩個選擇不上晚自習的孩子之一,父母認為我在學校待得時間太長,容易厭倦。”
“每天當其他學生還在學校熬時間苦讀時,我可能在看電視或者與父母做游戲,充分休息后再以充沛的精力自學,不過從未擠占過睡眠時間,媽媽對我一直有一個原則,‘一定要多睡覺,寧可上學遲到也要睡足?!?/p>
同學們,你們對杜逸楠恐怕就只有羨慕的份了吧,不光羨慕她,還羨慕她有每天只想讓她玩好的好媽媽和好爸爸吧?
在記者采訪杜逸楠的資料中,我們沒查到杜逸楠是如何取得今天這樣的好成績的,她也沒有介紹她的學習經驗,她唯一的心得就是:
“學習最重要的是要有學德?,F(xiàn)在大家都很聰明,如果要想在這些之上再有突破,我覺得就是做人了,無論是人際交往還是人格品德,一點點提升對于我們今后的發(fā)展都至關重要?!?/p>
好像這一番話與取得好成績關系不大,好的人品固然很重要,它對我們今后的發(fā)展無疑也很關鍵,但是,用在學習上,它算好的學習方法還是經驗呢?我們不得而知,如果硬要給它找一個歸處,可能要歸到心態(tài)上吧,難道好的心態(tài)就能決定學習成績?可能有一定的道理。
但是,心態(tài)不是決定成績的唯一標準,光有好的心態(tài)不努力肯定不會有收獲;好的睡眠質量雖然可以保證我們擁有良好的精神狀態(tài)去面對每一天的學業(yè),但也決不能成為成績好的決定因素。試想,如果光睡覺不學習,難道好成績會從天而降嗎?所以,對于這位尖子生的經驗,想必我們只能借鑒,不能模仿了。
因此,我們要根據(jù)自己的身體情況安排自己的作息時間,既不能把大量的時間用來睡覺,又不能讓學習擠占了睡眠時間,危害身體健康,影響學習效率。正確的做法是,根據(jù)自己的日常習慣,合理安排固定的學習、娛樂、鍛煉和休息時間,并嚴格執(zhí)行,讓自己勞逸結合,讓身體張弛有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