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誰能成就尖子生(3)

揭穿尖子生的謊言 作者:馮美華


7.壓力是成就尖子生的動力

工作中我們常聽到這樣一句話:身無壓力輕飄飄。也就是說,沒有壓力就沒有動力,那么,這句話用在學習上是否也成立呢?答案是肯定的。

周虎從小學開始就不愛學習,仗著自己的小聰明,他的小學階段成績也還說得過去??缮狭顺踔?,他的小聰明就失靈了,學習成績經(jīng)常掛紅燈。對此,爸爸媽媽沒少想辦法激發(fā)他的學習興趣,卻效果不佳。

初一暑假期間,周虎的表兄、表妹一個從德國回來,一個從美國回來。由于父母的工作原因,他們從小學開始就隨父母去國外讀書。

他們不但能說一口流利的英語、德語,就連漢語也絲毫不遜于周虎。

與他們在一起玩,那兩位表兄妹經(jīng)常要照顧周虎,因為周虎的英語極其蹩腳,所以,三個人之間的溝通基本上都用漢語來完成,而只有表兄妹兩人的時候,他們都用英語來交流??粗麄兠硷w色舞地聊著自己感興趣的話題,周虎感覺很自卑,不但見識沒他們廣,就連最基本的溝通都不能順利完成。這一個暑假讓周虎過得有點郁悶。

看到兒子的狀況,爸爸搞懂了兒子郁悶的原因,心里有點暗喜,終于有人能觸動周虎那根懶惰的神經(jīng)了。爸爸與周虎的表兄妹制訂了一個計劃:讓他們隔三差五就給周虎打電話,讓周虎變壓力為動力,主動學習。

爸爸這招還真靈,當表兄妹一次次地打電話來用英語和漢語與周虎交流時,周虎終于口出豪言:“有什么了不起的,不就是說話嘛,等你們下個假期回來再看?!?/p>

從此,周虎發(fā)奮學習,一定要在表兄妹面前爭回面子,而且他也做到了。

心理學研究表明,對于每一個人而言,適度的壓力有助于調(diào)整狀態(tài),積極應(yīng)對,從而激活動力,發(fā)揮潛力投身于某一事業(yè)。但是,壓力必須適度,過度則會向反方向發(fā)展,引起不良后果。心理學研究同時也證明:過度的壓力會使人難以承受,形成強烈的焦慮感,長期處于這種“焦慮狀態(tài)”下勢必會誘發(fā)種種不良反應(yīng)。

競爭是人生路上不可回避的現(xiàn)實,我們要參與到競爭中來,又不想失敗,就一定要給自己適當?shù)膲毫?,讓自己帶著壓力去努力,同時敢于正視失敗,才能真正把壓力變成動力,為我所用。

雖然我們一再說不可給自己太大的壓力,但是,合理的壓力是必需的,它是我們主動學習的動力。適當?shù)膲毫梢约ぐl(fā)我們的干勁和潛力,使我們表現(xiàn)得更加積極;過度的學習壓力才會使我們的焦慮不斷增加,影響學習效率和正常水平的發(fā)揮。

所以,我們要把握好壓力的度,既不讓它過,又能讓它變成動力,為我們的學習加把勁。

8.良好的心理素質(zhì)成就尖子生

通過近年來很多專家、學者及教育工作者對各省市的狀元以及清華、北大的學子采訪的情況不難看出,這個優(yōu)秀的群體盡管生長在不同的環(huán)境、接受不同程度的應(yīng)試教育和素質(zhì)教育,但他們優(yōu)秀的過程卻有一個相似之處——他們都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zhì)。

孟娜從小學到初中,一直是班里的三好學生,優(yōu)秀班干部,進入高中,她依然是班里的佼佼者,不但學習成績頂呱呱,在班里還有著良好的人緣,對于班務(wù),她也從不推辭,老師們都很奇怪,她哪來那么多的時間與精力。

在談到自己的心得時,孟娜很大方地說:“學習從來就不是我的全部,學習只是我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我認為一個健康的人不應(yīng)該只是會學習,他還應(yīng)該會與人交流,擁有好的人緣;對于同學之間的事,不管是學習比我好的還是比我差的同學,只要他們有求于我,我都會盡我所能。至于班務(wù),老師平時那么忙,我干一點也累不著。

再說了,我還可以利用這個機會鍛煉一下自己,提前給自己一個‘實習’的機會呢!”

聽她說得如此輕松,同學們既羨慕又佩服。

我們認為孟娜說得很好,學習不應(yīng)該成為一個人的全部。前面我們也說過,如今評判尖子生的標準已不是簡單的學習好、乖巧、聽話,而且需要良好的心理素質(zhì)、良好的品德及其他素質(zhì)。

(1)他們具有良好的治學態(tài)度要想做學問,就必須能靜下心來去思考、探索,去置疑,要有一種對知識的渴求與欲望,要能做到鬧中求靜、動中求寧,還要有“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這種對學問的癡狂。尖子生既能充分利用課堂,向課堂要效益,又能充分駕馭自習,向自習要成績,很多優(yōu)秀的學生都能做到“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充分展示了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的心神合一。

(2)尖子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zhì)尖子生不但學習成績好,而且更注重創(chuàng)造和諧的人際關(guān)系,能夠主動培養(yǎng)自己的團隊意識和集體精神,他們樂于幫助他人,有著積極向上的生活態(tài)度。

(3)他們具有百折不撓的精神我們常說“失敗是成功之母”,每個人都是在不斷的成功與失敗的過程中成長起來的。有的人在失敗面前望而生畏,裹足不前,或者放棄追求;而有的人屢敗屢戰(zhàn),面對困難持之以恒、百折不撓,他們不斷地在失敗中積累著經(jīng)驗與教訓,最終找到正確的方向,這就是成功者所具備的素質(zhì)。

研究表明,學生的注意力、情緒、興趣、性格、人際關(guān)系、意志、智力、道德行為、適應(yīng)性、滿意度都與學生的考試成績相關(guān)。素質(zhì)教育與學習成績的提高,與應(yīng)試能力的提高不是矛盾的,而是統(tǒng)一的。

學生心理素質(zhì)的提高,正如我們的研究結(jié)果所表明,它會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

9.尖子生的現(xiàn)狀還好嗎?

說到尖子生,很多人的第一反應(yīng)是他們學習好,受到社會、學校、老師的萬般寵愛,對于家長而言,如果自己的孩子是尖子生,那無疑是“面上有光”的事,那種自豪感也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墒?,我們在關(guān)注尖子生身上的光環(huán)時,有誰關(guān)注過尖子生們的心理狀況?他們的心里是否有著與我們想的一樣的驕傲與自豪?他們是發(fā)自內(nèi)心愿意戴上尖子生的光環(huán)嗎?他們成為尖子生的目的我們是否了解呢?

曾經(jīng)有這樣一個尖子生,他在向別人描述自己成為尖子生的動機時這樣說:“我學習的目的有三個:第一是為了讓自己在別的同學面前有高人一等的感覺;第二就是替父母爭口氣,因為他們生活得太苦了,尤其是出遠門,他們經(jīng)常被人瞧不起;第三就是為了以后能找個好工作,生活得好一點?!毕嘈畔襁@位尖子生的現(xiàn)象在我們的生活中并不少見,很多家長盼孩子成為尖子生的動機并不比這個學生高尚多少。

還有一個尖子生這樣描述自己這個“尖子”的生活狀況:“我從來就沒從尖子生這個榮譽中享受到幸福,我每天不停地做題,早就感覺力不從心了,之所以還能撐到現(xiàn)在,就是不想讓別的同學把自己落下,因為大家都在拼命學,你一不小心就可能被別人趕上。我的生活就剩下一個‘累’字,可戴上了尖子生的‘枷鎖’,你想拿掉都不可能?!?/p>

相信以上兩位尖子生的現(xiàn)狀不是個案,大多數(shù)尖子生都在重復著他們的生活,他們不被人理解,學校以他們?yōu)闃s,老師以他們?yōu)榘駱?,家長以他們?yōu)轵湴?,他們身負如此多的“重任”怎么可能不感覺累呢?

可是,又有誰真正關(guān)心過他們的感受呢?學校和老師為了升學率可能不去關(guān)注他們嗎?家長們愿意不要自己的“面子”嗎?即使不考慮面子,又怎么可能不為了孩子有個好未來而繼續(xù)希望他們成為尖子生呢?

面對社會與家庭的種種,我們有話要說,請你們給尖子生一點空間吧,他們也需要喘息,他們是人不是神,他們有著與常人一樣的生活與情感。近幾年來國家也開始呼吁一些媒體不要過多地關(guān)注狀元,可又有誰聽呢?他們在乎的是狀元能為學校帶來什么,能為學校拉來多少優(yōu)秀生源,而老師培養(yǎng)出來一個狀元又會為自己提高多少知名度,培養(yǎng)出狀元的老師會升為幾級教師,拿到幾級津貼……在此,我們真誠地希望我們的社會和學校以及家庭能夠少一些對尖子生的“關(guān)注”,給他們一些私人空間,讓他們與我們一樣,享受正常人應(yīng)該享受的自由與平凡,還他們一個沒有壓力,沒有重任的成長空間。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