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歸來
1937年夏間,廬溝橋的炮聲一響,中蘇關系就轉(zhuǎn)為友好,軍事上彼此互助。這時候最高當局(蔣介石)突接經(jīng)國到達赤塔的電訊。這位遠處異國,久無音訊的游子,鳳凰似地歸來了。和他同歸的,一位蘇俄籍的太太,一男(蔣孝文)一女(蔣孝章),兩個小孩。后來這位俄國太太,也姓了蔣,一個中國名字,叫方良。她會說寧波話,說帶寧波腔的國語,帶起鎖枷,扮了蘇三,唱了一句“蘇三離了洪桐縣”,贏得滿場掌聲完事。
這位在蘇聯(lián)大饑餓中長大的英俊少年,冰天雪地鍛煉了一副銅筋鐵骨,胸中沸騰著熱辣辣的血,眼前展開了渺茫而又切實的美麗遠景。身材不很高,也不很低,嘴巴很大,雙眼奕奕有神,輕微的酒糟鼻子和臉龐,顯得是一個結結實實的漢子。
1927年,國共分了家,中蘇關系幾乎近于惡化,“太子”就給史太林(斯大林,下同)冰藏起來,有一段時期,幾乎過著流放西伯利亞的生活,在火車站上當苦力,裹著一塊毛毯在凍結的泥土上打滾。零下十多度的冷風,幾乎凍死了他。幾個窮小子彼此擁抱著取暖,喝點伏得卡(即伏特加酒),松動松動筋骨。也曾在伏爾加河上撐渡船,也曾在鐵工廠做鐵工,直到史太林覺得這著閑棋有點用處了,他就被送返國門來了。
他到上海以后,就轉(zhuǎn)到杭州去,不久,便回到奉化溪口,他自己的母親身邊去。他的歸來,對于毛太夫人是極大安慰,她撈到了一顆水底的月亮,在她失去了天邊的太陽之后。這位老太太,曾經(jīng)為了她的丈夫在西安遭遇的大不幸(指“西安事變”),焚香祈禱上蒼,愿以身代。她相信這點虔誠的心愿,上天賜還了她的兒子;她一直茹素念佛,在那老廟里虔修勝業(yè)。
她對著這位紅眉心、綠眼睛、高鼻梁的媳婦發(fā)怔??墒牵莾蓚€又活潑又有趣的孫兒女,卻使她愛不忍釋。這位洋媳婦就穿起了旗袍,學著用筷子,慢慢說著寧波話來了。那個夏天,他們這一小圈子,就在炮火連天的大局面中,過著樂陶陶的天倫生活。
那一時期,蔣先生的聲譽如日中天,他的左右,甚至全中國人誰也不曾注意到這一位遠道歸來的兒子。此外,還有一個兒子(蔣緯國),遠在德國學習軍事,正跟著希特勒的部隊進入維也納(奧地利首都)去,也很少人注意他。那時的溪口,可說是非常安靜的,讓他慢慢地把童年記憶喚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