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他們對中國人出手的大方感到震驚,另一方面,他們又常常感到困惑,因為在他們閱讀的新聞報道中,中國的人均國民生產總值甚至只是歐洲人的零頭,幾乎所有的人都在奇怪,為什么新聞報道和他們看到的事實有如此大的出入!
其實這正是問題所在,西方媒體在介紹中國時,已經(jīng)習慣性地只講落后一面,在一些歐洲人的印象中,中國人現(xiàn)在仍然穿著長袍,留著辮子。幾年前我們去歐洲,還有人問,你們中國有電冰箱嗎?一些歐洲人甚至不能理解,這個在他們印象中落后幾百年的古老國度,現(xiàn)在幾乎是每人擁有一部手機了。
因為生意關系,我接觸過大量的外國人。在和他們的交往中,我發(fā)現(xiàn)他們了解中國的渠道其實非常匱乏,主要依靠來自媒體的報道。而這些報道,許多時候又往往有失偏頗。比如,一些美國媒體熱衷炒作美中貿易摩擦,但往往又缺少全面分析。
一個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美國媒體往往只報道中國外匯儲備超過萬億,卻很少報道中國用相當一部分外匯買了美國的債券,支持了美國經(jīng)濟的發(fā)展。這就使得不少美國人產生了一種錯覺,咬定中國與美國的貿易不公平,美國吃了虧。
除了媒體,大多數(shù)外國人對中國的認識,則來自他們現(xiàn)實中接觸到的一些現(xiàn)象,而僅通過一些現(xiàn)象得出的結論也自然難免不客觀。舉個例子,美國人對中國經(jīng)濟的印象首先來自于他們直接使用的商品,所以說到中國的經(jīng)濟,他們的第一個反應就是:“中國人的日子過得很好了?!币驗樗麄冋J為,美國人平常用的東西既然都是中國制造的,那么中國人用的和我們一樣,當然日子就不錯了。
他們不知道的是,有許多商品是美國公司為美國市場設計、生產的,即使在中國制造,中國也買不到。而且,中國企業(yè)往往是按訂單制造,獲利有限,中國普通工人的收入并不高,城鄉(xiāng)之間、發(fā)達地區(qū)與貧困地區(qū)之間的差別很大。
誤解不只限于西方
實際上,對中國的誤解,并不只限于西方。
在獨聯(lián)體國家,這樣的誤解也時常出現(xiàn)。一位中國記者前往當?shù)夭稍L時,竟然被當?shù)厝藛柕溃褐袊耸遣皇窃谖蓓斏戏N莊稼(言外之意,中國人多、地少、相對貧困)?中國人是不是還留著辮子?
在烏克蘭,一些報紙還在轉載關于幾個有關中國貧窮的笑話:在一個發(fā)電站里,數(shù)百萬個中國人趴在橡膠木地板上,穿著絲綢睡衣進行摩擦發(fā)電。還有一個,就是中國人是靠人踩著人才爬到太空軌道的。
當?shù)氐囊恍┤送€容易將中國人誤認為是韓國人和日本人。因為當?shù)厝舜蠖嗾J為,穿得比較體面的黑頭發(fā)黃皮膚的亞洲人不是韓國人就是日本人。他們對中國的認識似乎還停留在20世紀80年代:中國有很多的自行車,人們還有著狂熱的革命熱情。
中國的“哈韓熱”很盛,但韓國人對中國的了解,卻也非常有限。我看到一篇報道:一位在韓國留學的中國學生說,有一次,他和一位韓國朋友一起聊天,由于這位韓國朋友沒去過中國,所以對中國很好奇,不斷地問他關于中國的事情。他印象最深刻的是談笑間,這位韓國人突然很認真地問:中國有沒有漢堡包和可樂?當他很認真地回答說中國不但有漢堡包和可樂,而且遍布在中國各個地方的麥當勞和肯德基大概有幾百家店時,他的這位韓國朋友驚訝得合不攏嘴。
我還看到過一篇報道,一位中國記者寫道,2010年,他前往瑞典的斯德哥爾摩參加諾貝爾獎頒獎儀式,幾位瑞典友人對他輪番發(fā)問:“中國人知道諾貝爾嗎?”“中國如果舉辦頒獎儀式,人們是不是都穿著唐裝或長袍?”他駐英國的同事也被人問到,中國人是不是愛吃貓肉、老虎肉。幾個泰國學生赴中國留學前,甚至認真地咨詢他,要不要帶方便面和被子,因為“據(jù)說中國的被子質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