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毛澤東同斯諾談話時,對他在一師的體育鍛煉作了回憶:“我們也熱心于體育鍛煉。在寒假中,我們徒步穿野越林,爬山繞城,渡江過河。遇見下雨,我們就脫掉襯衣讓雨淋,說這是雨浴。烈日當空,我們也脫掉襯衣,說是日光浴。春風吹來的時候,我們高聲叫嚷,說這是叫做‘風浴’的體育新項目。在已經(jīng)下霜的日子,我們就露天睡覺,甚至到十一月份,我們還在寒冷的河水里游泳。這一切都是在‘體格鍛煉’的名義下進行的。這對于增強我的體格大概很有幫助,我后來在華南多次往返行軍中,從江西到西北的長征中,特別需要這樣在一師求學期間,毛澤東不僅刻苦攻讀死的書本,而且還善于讀“活”的書本。他常說不僅要讀有字之書,還要讀“無字之書”。他在課堂筆記《講堂錄》中寫道:“閉門求學,其學無用。欲從天下國家萬事萬物而學之,則汗漫九垓,遍游四宇尚已?!彼珜ё叱鰧W校,走向社會,了解社會,“周知社會”。他從《民報》上讀到一則消息,說有兩名中國學生旅行全國,一直走到西藏邊境的打箭爐。這使他受到很大的鼓舞。他想效法他們的榜樣,由于沒有錢,便決定采用“游學”的方式,先游湖南。所謂游學,本是舊社會一些讀書人,利用“游學”寫字作對聯(lián)送人,變相行乞。毛澤東用這種形式,深入農(nóng)村,接近農(nóng)民,得到了許多教益。
據(jù)有關記載和回憶,毛澤東在一師期間曾游學三次。
第一次是1917年7月中旬至8月16日。毛澤東邀蕭子升和準備回安化老家度暑假的同學蕭蔚然,開始了一次游學。這次游學,歷時一個多月,途經(jīng)長沙、寧鄉(xiāng)、安化、益陽、沅江五縣城鄉(xiāng),步行近千里。一路上,毛澤東每天清晨早起,做過“六段體操”后,追記筆記,留下了許多筆記和心得。師生們傳閱了這些游學筆記后,稱贊他是“身無半文,心憂天下”。
第二次是1917年寒假。毛澤東步行來到瀏陽文家市。他在鐵爐沖陳贊周同學家住了幾天,和農(nóng)民一起挑水、種菜,晚上,同附近農(nóng)民談心,針對當?shù)貨]有栽樹的習慣,毛澤東宣傳種果樹造福子孫,他說:前人栽樹后人乘涼,前人栽樹后人食果。并動手栽了幾棵板栗樹。他還到西鄉(xiāng)土橋炭坡大屋陳昌家走訪。
第三次是1918年春。由于學校駐扎了一個旅的兵力,學校被迫停課。毛澤東趁此機會,同蔡和森徒步沿洞庭湖南岸和東岸,經(jīng)湘陰、岳陽、平江、瀏陽等縣,游歷半個多月,了解農(nóng)村的政治、經(jīng)濟等情況。
通過幾次游學,毛澤東廣泛地了解了中國社會,更加了解了農(nóng)村的現(xiàn)實情況,學到了許多書本上得不到的知識。他認為這是讀“無字之書”。
對在第一師范的學習和生活,毛澤東后來曾不無感慨地對斯諾回憶道:“我在這里——湖南省立第一師范過的生活中發(fā)生了很多事情,我的政治思想是在這個時期開始形成。我也是在這里獲得社會行動的初步經(jīng)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