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服氣辟谷,真的可行嗎?
前面我們已經講過了,“辟谷”起源于道教。道教中的“行氣”術和“辟谷”術結合在一起,就成了“服氣辟谷”。道教的“服氣辟谷”源遠流長,直到今天,“氣功辟谷”依然很流行。例如,國內的氣功辟谷十分熱門,不少人不惜花大價錢,專門去氣功師傅那里學“服氣辟谷”。那么,“服氣辟谷”到底是怎么回事呢?這里我給大家大概地講一講。
道教特別重視“氣”對人體的作用。認為“氣聚則生,氣亡則死”,天地萬物都需要靠“氣”維持生命。著名的《太平經》中有這樣一句話:“人有氣則有神,有神則有氣,神去則氣絕,氣亡則神去。故無神亦死,無氣亦死?!备鸷椤侗阕印分杏幸痪湓?,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是這樣的:服藥雖然是長生不老的根本之術,但如果能和“行氣”相結合,那就修煉得更快了,即使得不到長生不老的藥,如果“行氣”使用得當,一樣能活到百歲。
為什么“氣”對人體這么重要呢?道教名篇《服氣精義論》中有這樣的介紹:
人的肢體關節(jié),本來就是用來運動的,人的經脈,是必須讓它通暢和順的。閑來無事時,就應該將服氣、按摩相結合來養(yǎng)生。人的氣血精神,是與身體一起,用來保護生命的。人體內的經脈,是用來讓氣血運行的。
既然氣如此重要,那么如何才能讓氣經久不竭呢?道教就提出了“服氣”,“服氣辟谷”的一些理論認為,生命的維持,除了食物之外,還有其他的途徑,例如“服氣”等,要發(fā)揮生命本身的潛力。從這個意義上講,現(xiàn)代人純粹靠食物和醫(yī)藥養(yǎng)生,的確有些狹隘。道教認為,服氣是激發(fā)體內生命力的捷徑?!缎牌吆灐分杏芯湓?,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是這樣的:人通過導引(將服氣和按摩相結合來養(yǎng)生,就稱之為導引),可以使身體陰陽調和,促進消化,抵抗外病的侵入,還可以使氣血充盈,精神旺盛。
與佛教中“身體只不過是個臭皮囊,萬事皆空”不同,道教非常強調現(xiàn)世的幸福,強調生命的重要性。在道教里,身體是非常金貴的,所以光斷食還不行,還要和其他的方法聯(lián)系起來,比如服氣、按摩、靜思等。這種思想是被正統(tǒng)的中醫(yī)所認可的,我國唐代名醫(yī)孫思邈就十分推崇,他在《攝養(yǎng)枕中方》中有這樣一段話:
常常用兩手搓面,可以使人面部有光澤,不生皺紋。堅持做五年,臉色會像少女一樣紅潤。每次搓面的次數(shù)為十四次。睡覺醒來后,要平心靜氣,端正坐立,交叉兩手,按于頸部,目視南上方,手和脖子向相反的方向用力,使兩者互相對峙,這樣做三四次,可以使人氣脈流暢,邪氣難以侵犯,可以避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