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拆除了“藍領”和“白領”的界限,不同崗位、不同階層的職員集中到一起,針對某些問題提出建議和要求,當場確定實施意見。
這種管理方式,減少了大量的中間環(huán)節(jié),迅速提高了行政效率。
“集思廣益”討論會不僅帶來了明顯的經(jīng)濟效益,而且讓員工廣泛參與管理,感受運用權力的滋味,從而大大提高了員工的工作熱情。
1987年,通用電氣公司制造一臺燃燒室噴氣發(fā)動機上的關鍵部件需要30周,通過開展“集思廣益”活動,1991年初,這一產(chǎn)品的生產(chǎn)周期縮短到8周,如今只需4周。
“集思廣益”討論會已成為通用電氣公司一種日常性的活動,隨時都可以根據(jù)需要舉行,參與人員也從員工擴大到顧客、用戶和供應商。
“集思廣益”活動把本來毫不相干的人們聚集到了一起,包括計時工人、白領階層、管理者甚至是工會領袖們。
他們平時在工作中很少有機會接觸,現(xiàn)在卻可以在這種活動中相互交談并相互信任。
這些會場很快就變成了打靶場,靶子就是令人厭惡的各種官僚主義的具體表現(xiàn)形式——一項小小的申請需要10個人簽字;毫無意義的案頭工作;多余的工作慣例以及盲目自大。
這些東西絕大部分當場就被廢除或改良,而不是再“研究研究”。
在這種工作經(jīng)歷中,人們看到企業(yè)的言行一致,他們的信任感在這個過程中不斷地增長,智慧的火花不斷地迸發(fā)。
過去只被要求貢獻時間和雙手的人們現(xiàn)在感到他們的頭腦和觀點也開始備受重視了。
在聽取他們想法的過程中,每個人都更加清楚地認識到,越是接近于具體工作的人就越是看得透徹。
因而,韋爾奇說:“上世紀90年代,我們通用電氣公司具有創(chuàng)造這樣一種企業(yè)氣氛的根本性的機會。在這種企業(yè)氣氛下,毫無保留地發(fā)表意見在文化上是可以接受的,講真話受到獎賞,而對下屬一味喊叫的管理者則不會受到獎賞?!币舱沁@種“集思廣益”的活動,推動著企業(yè)的高層管理者必須更多地去放權,更多地去行動,更多地去聽取意見。
他們必須信任別人,也必須被別人所信任。
雖然這并不十分容易,但卻是通用電氣公司在20世紀90年代所致力于促進的。
企業(yè)需要的員工不但要動手做事,更需要用腦思考。
企業(yè)就像一所大房子,房子越大,門窗越多,需要決策的問題也越多,往往在這個時候,管理者會顯得不夠用,所以集集體的智慧才是最明智的,這樣才能更好地找到企業(yè)的方向和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