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少用命令語氣,多用征詢口吻

哈佛商訓:美國商業(yè)精英是如何煉成的 作者:丹尼·馮


細節(jié)決定成敗,任何危機在爆發(fā)前我們都能看到一些細微的征兆,例如,核心人才的流失,一定是他對工作的環(huán)境、待遇,或是公司發(fā)展的戰(zhàn)略感到不滿意和不適應,而這些都是會通過平時的工作表現(xiàn)出來的。也許平時員工不經(jīng)意流露出的淡漠神情,一聲不以為然的“哼”可能讓你的下屬對你不滿,他們沒說,并不代表著他們沒有想法,只是,他們不想丟掉眼前的飯碗罷了。管理者一定要多留心日常的管理細節(jié),魔鬼就在細節(jié)當中。

美國管理專家帕特里克·蘭西奧尼曾說,企業(yè)中無窮無盡的管理危機,往往并不是表面上的戰(zhàn)略失誤、營銷不利、競爭威脅、技術開發(fā)上的不智決策等等所致,而是管理者犯了一些基本的但是又沒有引起正視的錯誤,才導致危機的爆發(fā)。而很多時候,命令性的口吻和語氣會引起員工的反感,是造成管理危機的一個導火索。

有這樣一個事件:

原EMC大中華區(qū)總裁陸純初有天回辦公室取東西,到門口才發(fā)現(xiàn)自己沒帶鑰匙。此時他的私人秘書瑞貝卡已經(jīng)下班。陸試圖聯(lián)系后未果。數(shù)小時后,陸純初還是難抑怒火,于是給瑞貝卡發(fā)了一封措辭嚴厲且語氣生硬的“譴責信”。陸純初在這封用英文寫就的郵件中說,“我曾告訴過你,想東西、做事情不要想當然!”陸在發(fā)送這封郵件的時候,同時傳給了公司幾位高管。

面對總裁的責備,瑞貝卡兩天后在郵件中回復說自己是正確的,而且還指出了六點自己是對的而上司是錯的原因,她的回信同時抄送了EMC公司的所有人。而郵件被轉發(fā)后不久,陸純初就更換了秘書,瑞貝卡也離開了公司。

溝通經(jīng)常是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硬塞給溝通對象的,而商量則是找出共同的話題、確定共同的目標后才展開的,對雙方來說都是自愿的。商量之所以能讓人接受,是因為大家有共同的目標,當然一定要彼此遷就,而不是誰吃掉誰的關系。

管理講求的是溝通,領導則推崇好好商量。管理只能管人的身體,領導才能抓住人的心,也就是溝通和商量可以產(chǎn)生不同的作用。整個現(xiàn)代化的管理是從美國開始的,管理的第一對象就是別人的手,也就是從工作分析開始的。真正的管理一定要把工作分析得很清楚,比如一個員工一來到公司就要為自己一天要進行的工作寫出清晰的計劃表,這種模式很適合西方人,而中國領導強調的是通過商量來抓住員工的心。中國人講求心意相通,只有心連在了一起,很多事情才好商量。所以,溝通是從心開始的,其中有很多奧妙無窮的變化,需要聰明的你好好地去理清。

不要用命令的口氣來鎮(zhèn)壓你的下屬。我們在工作中對不同的人,或者對于不同的場合,都要用各種不同的語氣,但是用命令的口氣來鎮(zhèn)壓自己的下屬一定不會取到好的效果,實屬下策。人人都有逆反心理,只要你站在下屬的立場上想一想,將心比心,你就一定不會用命令的口氣來鎮(zhèn)壓你的下屬或員工。

哈佛商訓

不要用命令的口氣來壓你的員工,這一點很重要。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思想與自尊。如果你是采用命令的口氣來讓下屬做事,下屬只能完把事情做完。如果你是采用商量的口氣來讓下屬做事,這時下屬才可能會把這件事做好。也就是說,只有贏得員工的心,才能讓我們的員工真正地行動起來。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