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節(jié):中央集權與中國人(2)

有味的傳統(tǒng)文化課 作者:端木賜香


按我的分法,奴隸分三種,一曰愚奴,二曰順奴,三曰猾奴。

第一,中國文化充當集權政治的幫兇,在愚民方面起了決定性作用。

孔子說:"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翻譯過來就是:小民百姓可以隨便使喚,但是不能讓他們知道原因。老子也說:"民之難治,以其智多;絕圣棄智,民利百倍;古之善為道者,非以明民,將以愚之;虛其心,實其腹,弱其聲,常使民無智無欲。"總而言之一句話,對統(tǒng)治者來講,牧民就是養(yǎng)群傻,越傻越好,老百姓也還真爭氣,叫傻就傻,集體犯傻,不傻也要裝瘋賣傻,難得糊涂。英人馬戛爾尼使華,在自己的日記中總結說: "清政府的政策跟自負有關,它很想凌駕各國,但目光如豆,只知道防止人民智力進步。"可以說,清政府成功了,《還珠格格》里的一句歌詞 "你是風兒我是沙 ",我最喜歡唱了,把它改為 "你是瘋子我是傻子 ",越唱越樂,越樂越傻。

依現(xiàn)在的理念來看,高素質的政府,或者說政府素質的提高,其前提必是國民素質的不斷進步。所以這里我有些小小的遺憾,正如沒有對手存在,獅子、野狼也會懶惰而愚蠢一樣,政府的愚民政策,最后也會報應到自己身上,所以馬戛爾尼同時發(fā)現(xiàn),清政府的官員與知識分子,比上那些愚民,也并沒有聰明到哪里去,相反,他們可能更冥頑不靈。這方面的例子太多了,容下面專章另述。

第二,執(zhí)政者不傻,知道自己江山的安穩(wěn)在于民眾的馴服,這種馴服是需要統(tǒng)治者下一番工夫的,用他們自己的話來講,叫牧民。我看著,感覺總有些馴獸的嫌疑。很不幸的是,中國的知識分子正好給統(tǒng)治者發(fā)明了一套三綱五常的牧民工具。中國的統(tǒng)治者之所以樂意讓孔孟坐到廟里享用冷豬頭肉,最關鍵的原因乃是孔孟等人是這工具的設計者。當然由于時代的不同,對統(tǒng)治者來講,這一套工具用起來也并不是完全得心應手的。比如孔子要求男女不得同途,統(tǒng)治者就沒有執(zhí)行,估計是知道中國人喜歡私下里闖紅燈吧。再比如,朱元璋當上皇帝后才開始讀孟子,讀著讀著就著急了,發(fā)脾氣說:"這老頭兒要活到今天,非嚴辦不可!"因為中國的皇權政治越發(fā)展,老百姓就越馴服,而孟子的好多言論,都落后了,比如他竟敢蔑視皇權,說什么 "君之視臣如草芥,則臣視君如寇仇 ",還說什么"君有大過則諫,反覆之不聽,則易位 "。這話在春秋戰(zhàn)國時可以隨便說,在大一統(tǒng)國家之下還能這么瀟灑嗎?這不明擺著是煽動造反嗎?所以,元璋在百忙之中抽出時間,把孟子書中看著不順的字眼去掉多處 --刪去 85條,剩下 170多條,取名叫《孟子節(jié)文》,給各學校做教材。孟子如果泉下有知,說不定會給元璋一句 "望之不似人君 "的評語呢。為了叫大家都做乖孩子,元璋治下的各級學校,上至國子監(jiān)下至地方鄉(xiāng)村小學,校規(guī)都是極其嚴格的,立臥碑貼條款,嚴禁學生逾規(guī)。最不可思議的一條規(guī)定是,"軍民一切利病,并不許生員建言 "。一句話,學生只管讀被刪節(jié)后的圣賢書,無資格開口論國事。元璋是個識字不多的皇上,識字不多,還有這么多心眼,何況識字多的統(tǒng)治者呢?總之,在統(tǒng)治者的調教下,讀書人 "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 "。來到公眾場合,茶店里酒樓里更是有 "莫談國事 "的封條時刻在提醒你管好自己的嘴巴。當然,嘴巴閉上了,還有眼珠呢,有那不老實的,就開始玩 "道路以目 "的花招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武帝手下的張湯獨創(chuàng) "腹誹 "罪--我看你骨子里反我,于是這 "道路以目 "也不行了,沉默權都沒有了,大家只好學祥林嫂,眼珠間或一輪,表示還算個活物。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