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 新的思考和具體的建議

孔子的生命境界:儒學的反思與開展 作者:蔡仁厚


——為第四屆當代新儒學國際會議而作

這一次會議討論的主題,包括:一、當代儒家哲學的研究;二、當代儒學與文、史、藝術;三、當代儒學與社會科學;四、當代儒學與宗教。順主題而邀請來發(fā)表論文的學者,涵蓋人文、社科和宗教。這表示新儒家的精神觸角更伸展了,更落實了。

文、史、哲學、藝術、宗教、社會科學,雖然都可以和儒家相輔相成,但各個學門都是各自獨立的,將如何異同相益,長短互補,以共成文化之美盛?這要專家學者來共同討論。在此,我想站在人文學的立場,呼吁大家異地同心,來接續(xù)前人的精神,各就一己的志趣和專長,分工合作地來做下面幾件事情。

第一件,疏解文獻:如今,能直接閱讀古籍的人已越來越少,所以疏解文獻的工作,刻不容緩。這項工作的方式不必一律,章句的注釋,篇章的語譯,思想理論的解析,義理觀念的疏導,都需要做?;騿为氁蝗俗?,或兩三人合起來做,皆無不可。

第二件,研究專家專題:或以“人”為對象,如孔孟老莊、程朱陸王等;或以“事”為對象,如言意之辯、天臺宗山家山外之辯、朱陸異同等;或以“問題”為對象,如天人關系、道德與幸福、禮與法等;或以“書”為對象,內(nèi)含專書專文的研究,名詞術語的解釋,以及以專家專題為中心的選輯、匯編與論議等。

第三件,講論中西主流思想:學術的流派,無論主流旁枝,都不容忽視。但本末先后必須要有斟酌。既屬主流,自應先加注視。而講學,乃是永生永世的事,必須相續(xù)相循,不可斷絕。學術昌明之世,要講學;學術衰微之世,尤其要講學。

第四件,豁醒文化意識:這不只是一句話,它是真真實實的。文化意識從原生本命發(fā)出來,是教育事業(yè)和價值創(chuàng)造的源頭活水。必須時時護持,念念提醒,永遠開發(fā)。

第五件,落實文化事業(yè):這關乎生活實踐和文化生根。平時我們所做的文化講座、學術座談、學術會議、出版書籍、創(chuàng)辦期刊以及兒童讀經(jīng)……這些都很好。但應該還有其他的工作,譬如生活禮儀的踐行、生活環(huán)境的整潔、風俗習慣的改善等等,是否也能尋求著力之點,隨宜隨機來推動實行。

學術,可以歸于大學與研究機構,而風俗教化則權屬政府而責在士民。事事苛責政府,不但有欠公允,也是自身推卸責任。士以天下為己任,豈能一味責人,而疏于自責?為此,特舍高論,而提出幾件較為具體的事,來和同心同德的時賢君子與社會大眾,共勵共勉。

1996年12月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