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而循其良知也,謂之致中;中非靜也。動而循其良知也,謂之致和;和非動也。蓋良知妙用有常(定常),而本體不息。不息故常動,有常故常靜。故動而無動,靜而無靜。(《答陳盤溪》)
《明儒學案》(卷十七)錄載《南野論學書》,皆能申論陽明宗旨而無所游移走作。
(3)陳明水
陳九川,字惟濬,號明水(1494—1562,69歲),江西臨川人?!睹魅鍖W案》(卷十九)本傳,謂其早歲從陽明于贛州據(jù)《傳習錄》卷下陳九川所錄第一則開端,自謂正德乙亥(1515)初見陽明于龍江(南京),己卯(1519)再見陽明于洪都(南昌),與學案所載之時間先后有不同。,自此三起意見,三易工夫,而莫得其宗。及后人越請益,又與王龍溪相切磋,盡掃平日一種精思妙解之見,從獨知幾微處嚴謹緝熙,工夫才得實落,于應感處若得個真幾,即遷善改過俱入精微,方見得良知體物而不可遺。格物是致知之實,日用之間,都是此體充實貫通,無有間礙?!夹胖轮郑创肆⒈?,即此達用,即此川流,即此敦化,即此成務,即此入神,更無本末精粗內外先后之間(隔)。
明水論寂感與未發(fā)已發(fā),亦不取聶雙江之說(見后文),他是合寂感而為一。寂在感中,即感之本體;感在寂中,即寂之妙用。陽明所謂未發(fā)時驚天動地,已發(fā)時寂天寞地。其義一也。(見《學案?本傳》)
《學案》中所錄《明水論學書》,皆切要,如云:“物者意之實也,知者意之則也。故只在發(fā)見幾微處用功致謹焉,即是達用,即是立本。若欲涵養(yǎng)本原停當,而后待其發(fā)而中節(jié),此延平以來相沿之學。雖若精微,恐非孔門宗旨矣?!?/p>
明水性耿直,宦途不順。致仕以后,周流講學,申論陽明宗旨?!秱髁曚洝肪硐拢琢嘘惥糯ㄖ?,共二十一則,亦可略窺明水學思之大概。
※※※
陽明親炙弟子中,還有劉兩峰、劉師泉,論見下文。又有何善山、黃洛村,二人皆江西雩都人,并為陽明高足弟子。陽明巡撫南贛之時,學人會聚,而陽明師旅旁午,少臨講席,即由高弟接引來學。及陽明歸越,何黃二人亦隨至,代師接引來學一如南贛。陽明既沒,與同門會講于南都,諸生往來者恒數(shù)百人。故一時為之語曰:浙有錢王(錢緒山、王龍溪),江有何黃(何善山、黃洛村)。何黃皆不滿聶雙江歸寂之說,惟二人著述失傳,《明儒學案》卷十九載錄二人語錄,可參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