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論江右王門的學脈流衍
一、緣起:唐牟二先生有關(guān)江右王學的論評
王陽明致良知教,風行天下,而重要者不過三支:一是浙中派,二是泰州派,三是江右派。但此所謂分派,是以地區(qū)分,并不表示有義理系統(tǒng)之不同。同一地區(qū)有許多人,各人所得,其精粗深淺并不一致,但有一點是相同的,即皆是本于陽明而發(fā)揮。浙中派以錢緒山、王龍溪為主,引起爭議者是龍溪。泰州派始于王艮,流傳甚久、甚廣,人物多駁雜,亦多倜儻不羈,三傳至羅近溪而達于精純。江右派人物尤多,是即本文擬加介述的范圍。
黃梨洲《明儒學案》卷十六,對江右王門有一段總評:姚江之學惟江右為得其傳,東廓、念庵、兩峰、雙江,其選也。再傳而為塘南、思默,皆能推原陽明未盡之意。是時越中流弊錯出,挾師說以杜學者之口,而江右獨能破之,陽明之道賴以不墜。蓋陽明一生精神,俱在江右,亦其感應之理宜也。
梨洲全面肯定江右王門能得陽明之傳,但江右王門人物甚多,何人能傳,何人未必能傳,也須有個分判。唐君毅先生嘗分王學為二流:參見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教篇》(臺北,學生書局)第十四章,366—391頁。
其一,由工夫以悟本體之良知學:浙中錢緒山之知善惡、無動于動,季彭山之警惕,江右鄒東廓之戒懼,聶雙江、羅念庵之歸寂主靜,皆屬之。
其二,悟本體即是工夫之良知學:浙中王龍溪承陽明四句教“無善無惡心之體”,逕向“悟本體即是工夫”之方向發(fā)展。泰州派之羅近溪以悟性地為工夫(性地,即良知本性),亦屬此路。
唐先生主要是以“本體、工夫”為綱而論敘王門諸子之學。其詳見于《中國哲學原論:原教篇》第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各章。
牟宗三先生對陽明學之論述,早年之《王陽明致良知教》以及《陸王一系之心性之學》二文,可勿論,當以《從陸象山到劉蕺山》第三、四、五各章為準。依牟先生,王學之分派,實非歷史考索之學,故特重義理之疏導。王門諸子“孰得孰失”、“孰精熟于王學、孰不精熟于王學”、“孰相應于王學、孰不相應于王學”,皆須以“陽明自己之義理為根據(jù)”而評判之,否則“難以得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