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從“知行不合一”到“知行一貫”
知與行,何以不合一?
如果“知”是指一般的知識,則從知識到行為(從理論到實踐),本來就有間隔(不合一),必須經(jīng)歷一個過程,多方調(diào)適,到最后才能兩相配合而一致。但陽明所講的知行合一,不是這個意思。他是歸到“致良知教”中來講。他的弟子徐愛問道:“今人盡有知得父當(dāng)孝、兄當(dāng)?shù)苷?,卻不得孝、不能悌,便是知與行分明是兩件。”陽明如何回答呢?他說:
此已被私欲隔斷,不是知行的本體了。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圣賢教人知行,正是要復(fù)那本體,不是著你只恁地便罷。故大學(xué)指個真知行與人看,說“如好好色,如惡惡臭。”見好色屬知,好好色屬行。只見那好色時,已自好了;不是見了后,又立個心去好。聞惡臭屬知,惡惡臭屬行。只聞那惡臭時,已自惡了;不是聞了后,別立個心去惡?!腥绾畏值瞄_?此便是知行的本體,不曾有私意隔斷的。王陽明《傳習(xí)錄》上卷。
知行本體,即是良知本體,也即是心體。知行本體的自性,原本是合一的,它之所以不合一,是因為被私欲私意隔斷,所以必須有“致”的工夫以復(fù)其合一之體。有些人雖知父母當(dāng)孝而卻不能孝。他之所以知?dú)w知,行歸行,并不是知行真的為二而不合一,而是由于這個人的知行之體(本心)被私意隔斷了。有私意阻隔,他那孝親的良知便不能“致”(不能擴(kuò)充出來),不能致便是不能行。既不能行孝,便不算真知孝。反之,如果沒有私意隔斷,則他那孝親的良知自自然然能“致”于父母身上而表現(xiàn)為孝行。如此,便是“知行合一”,便是復(fù)得那知行本體了。
王陽明還有一段話:
問知行合一。先生曰:“此須識我立言宗旨。今人學(xué)問只因知行分作兩件,故有一念發(fā)動,雖有不善,然卻未曾行,便不去禁止。我今說個知行合一,正是要人曉得一念發(fā)動處,便即是行了。發(fā)動處有不善,就將這不善的念克倒了。須要徹根徹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潛伏在胸中。此便是我立言宗旨?!蓖蹶柮鳌秱髁?xí)錄》下卷。
一般人把知行分做兩件,故以為意念是意念,行為是行為,二者不能關(guān)聯(lián)貫通。于是,他心中雖有不善的念頭,只要尚未做出不善之事,他便自我原諒,不知警惕。殊不知“正身,正行”必須從“正心,誠意”做起。心的本體雖無不善,但心所發(fā)出的意念卻有善惡的分化。而人之作善作惡,其幾正在于這一念發(fā)動處;雖一念之微,卻正是圣與凡、正與邪分界的關(guān)口,不可不慎。陽明曾說“知善知惡是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