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章 王陽明的知行思想(2)

孔子的生命境界:儒學的反思與開展 作者:蔡仁厚


這種“知”乃由本心性體自己起用,當然不假于見聞,不萌于見聞。《中庸》云:“誠則明矣,明明誠矣。”誠體起明,是自起的。明,即是誠體(性體)自己的朗潤與遍照。誠體自起的明,即是德性之知,也即天德良知。但天德良知卻不是一個隔離的抽象體,它隨時都在感應中起作用。當天德良知具體流行于實事時,則它雖不囿于見聞,而也不離于見聞。如是,則見聞之知也不過是天德良知的發(fā)用。所以陽明說:“良知不由見聞而有,而見聞莫非良知之用。故良知不滯于見聞,而亦不離于見聞。若主意頭腦專以致良知為事,則凡多聞多見,莫非致良知之功。”王陽明《傳習錄》中卷,《答歐陽崇一書》。

1陽明所說的知,乃指良知(德性之知),而不同于經(jīng)驗層的認知(見聞之知)。

2良知不滯于見聞,而也不離于見聞。它借見聞而通貫于事,以起具體之用。至于德性之知(良知)與見聞之知(知識之知)二者關系之討論,則并非本論文之重點。拙著《王陽明哲學》第四章曾引據(jù)熊十力、唐君毅、牟宗三諸先生之說加以討論。請參看。見《王陽明哲學》61—70頁?!爸弊旨让?,再說“行”。行,可含三義。一日內在義,二日體動義,三日客觀義。

(1)內在義,指意念心行。人的行為,乃從意念開端。心意之起,念念相連而生,意念起處,一般也稱之為動機或存心。動機正不正,存心良不良,直接決定行為的是非善惡??芍说男袨閷嵤加谝饽睿饽钚男?,可謂行之內在義。

(2)體動義,指視、聽、言、動。意念起現(xiàn),是心行;而身體之行,則通過目之視、耳之聽、口之言、手足之動而表現(xiàn)。而心之行與身之行、通常是內外一貫的,故自古也稱儒家的學問為“身心之學”。如果身與心不協(xié)調,不一致,則將不利于道德實踐。

(3)客觀義,指行事與功業(yè)。人之行,可以由己通于人(含家、國、天下)、由己通于物(宇宙萬事萬物)。行為的表現(xiàn)過程,謂之行事。行為所成就的價值成果,便謂之功業(yè)。如果這項價值成果屬于大善而能利人濟眾,便又謂之功德。

據(jù)此三義,可知“行”的意涵實甚寬廣。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