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8節(jié):靈隱寺(1)

千年菩提路:中國名寺高僧 作者:周兵


靈隱寺

靈隱寺,又名云林禪寺,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西北,飛來峰與北高峰之間,兩峰挾峙,林木聳秀。建寺一千六百多年來,雖多歷興廢,但法脈蒼盛,大德輩出,為江南第一名剎。

史載東漢明帝遣使往西域求法,使者在西行途中遇印度僧人攝摩騰、竺法蘭二人,迎歸洛陽,建白馬寺。攝摩騰、竺法蘭二僧在白馬寺譯出《四十二章經(jīng)》。

杭州的飛來峰,相傳也和《四十二章經(jīng)》一樣,來自遙遠的古印度,而且比《四十二章經(jīng)》來得更早,也更神奇。

公元328年,攝摩騰、竺法蘭兩位僧人到中國的兩百多年后,印度和尚慧理云游到杭州,他認出此山是印度的靈鷲山的一峰,不知道什么時候飛到中國南方,他由此推測此地有仙靈隱藏。為印證此峰確為天竺飛來,慧理告訴當?shù)氐娜藗冋f,這山峰之中一向有黑白二猿修煉,也應該一起飛到這里了,試一呼喚,果然有一黑一白兩只猿猴從洞中跳出。

慧理后來在飛來峰下建了寺,寺名靈隱,取“仙靈所隱”之意?;劾砗蜕兄鞒中藿`隱寺后,終生在中國傳播佛法,并埋骨于此,再也沒有回到印度,他的靈骨就供奉在靈隱寺旁的這座理公塔內(nèi)。

用今天的眼光檢視,飛來峰在地質(zhì)構(gòu)造上屬石灰?guī)r,確與周圍由砂巖構(gòu)成的群山不同。在佛教人士看來,這座山從印度飛到中國并非沒有緣故,早在釋迦牟尼在靈鷲山下講法時,就曾預測東方的土地上今后將大興佛法,此峰也許聽了佛祖的教誨,自己先遣飛來以待。

靈隱寺建成之后,果然不負其“仙靈所隱”的名字?;劾砗螅杏烂餮訅?、延珊明教、雪竇大慧、瞎堂慧遠、具德弘禮等高僧住持開宗判教,廣宏法義;有智一、道濟等奇僧大德外示異象,內(nèi)修梵行。從而使靈隱寺聲名日隆,法脈漸廣,逐步成為杭州佛教的發(fā)祥地,對兩浙佛教的傳播也起著先導作用,“東南佛國”由此而開。

靈隱寺初創(chuàng)之際為東晉咸和年間,其時佛法初興,僧眾稀少,香火寂寥。直到南北朝時,梁武帝蕭衍賜田擴建,才初具規(guī)模,香火逐漸旺盛。

隋文帝仁壽二年,隋文帝派慧誕法師來杭州弘揚佛法,慧誕法師在靈隱寺前飛來峰與蓮花峰間棧道修建了神尼舍利塔。

到了唐代,靈隱寺已經(jīng)形成規(guī)模。茶圣陸羽的《靈隱寺記》載:“晉宋已降,賢能迭居……修廊重復,潛奔潛玉之泉;飛閣巖曉,下映垂珠之樹。”可見當時靈隱寺規(guī)模宏大,高僧云集,聲譽可與西部的名寺“洛陽伽藍”,即白馬寺相媲美。唐長慶時,靈隱寺僧道峰專修“華嚴宗”,信徒甚眾。據(jù)白居易《華嚴經(jīng)社石記》載,道峰在龍興寺開講《華嚴經(jīng)》時,聽眾達數(shù)千人之多,盛況空前。

會昌五年,唐武宗下詔排佛禁佛,史稱“會昌法難”。各地的寺院毀壞殆盡,全國有二十六萬僧尼被強令還俗。靈隱寺同樣在劫難逃,寺毀僧散,鐘寂煙滅,雜草叢生,成了蟲鳥盤桓之地,呈現(xiàn)出前所未有的荒敗景象。后來雖經(jīng)修繕,但畢竟元氣大傷,一時無法恢復舊觀。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