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以想見,當那服務(wù)員把那些信封信紙丟到柜臺上時,這位蟋蟀先生臉上的尷尬表情!要知道,平時他想要什么東西,總有仆人雙手奉上。他又扶了扶他那副視物不清的眼鏡,對著那個服務(wù)員大叫:“回來!先森(生),快回到這兒來!先森(生),能否請你命認(令)一個仆人,幫忙把這些信珠(紙)和信哄(封)拿到那邊的桌子上去?!卑?,那真是一個既可憐又可悲的人。他竟然不知道自己把信封和信紙拿到幾步之遙的地方去。
對于這種人類的渣滓,我怎么也同情不起來。因此,如果你沒有資本,我該祝賀你。的確,你無須任何資本,你所需要的是經(jīng)驗,而非金錢。
紐約大商人斯圖沃特,是那個年代美國最富有的人,但這個大富豪年輕時卻是個窮小子。他只帶了一塊五毛錢,就到商海闖蕩。當他第一次做生意時,他花了八毛七分五厘買了一些紐扣以及針、線出售,但人們對這些東西根本不感興趣。
你很窮,是嗎?如果你的答案是:是的。那是由于你的東西沒有人買,只好留在自己手里爛掉。這是一個教訓,很重要的教訓,不管你正年紀輕輕或已老態(tài)龍鐘,你可以隨時加以應(yīng)用。因為不知道人們需要什么,斯圖沃特為此買了一些人們并不需要的東西,結(jié)果爛在自己手里,那當然就只有虧本的份兒了。不過,斯圖沃特也由此獲得了他商業(yè)生涯中受益終生的一大教訓,他說:“自打那次以后,我不再盲目買進任何物品,而是一定要先了解有人想要買什么,然后再去進貨?!庇谑牵惆ぜ野舻厝柸藗冃枰裁瓷唐?,等他知道他們的需求之后,才將口袋里剩下的六毛兩分五里投資出去,以供應(yīng)人們“需要的東西”。
在我看來,不管你從事哪一種行業(yè),也不論你是醫(yī)生、律師、教師、家庭主婦,或是別的什么人,這個原則都非常適用。我們在進行投資前,必須先知道這個世界需要什么,然后再做行動。向人們供應(yīng)他們所需要的東西,成功必然會為你降臨。
斯圖沃特正是遵照并堅持上面這個原則,終于使自己從一個窮小子變成了擁有四千萬美元資產(chǎn)的大富翁?!翱墒?,”你很可能會這樣問,“在紐約或許可以做到這一點,但在其他地方可就不一定行了吧?”據(jù)1889年紐約市政府公布的統(tǒng)計數(shù)字顯示,當時紐約個人財產(chǎn)超過一千萬美元的千萬富翁有一百零七位。這當然令人怦然心動。于是許多人都想,他們應(yīng)該到紐約這個大都市去淘金。但他們卻不知道,在那一百零七位千萬富翁中,在紐約發(fā)跡的僅僅只有七人,另外那一百人都是在外地發(fā)財后,才遷移到紐約來定居的。讓人更加難以置信的是,其中六十七人是在人口僅僅只有五千多人的小鎮(zhèn)上成為富翁的。你是否想象得到,美國當時最富有的人,就住在一座并不起眼的小鎮(zhèn)上,這座小鎮(zhèn)人口還不到三千五百人,并且他一直就住在那兒,從未搬到別的地方去過。所以,最重要的是你本身所具有的特質(zhì),而不在于你處于什么環(huán)境。相反,太大的城市反而可能為你帶來諸多不便。請你切記,那些百萬美元進賬的大機會,正是在那些中小城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