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節(jié) 因地而宜的餐桌禮儀課(2)

Wow!原來德國媽媽這樣教孩子 作者:趙麗榮


“這孩子這么懂事,你們是怎么培養(yǎng)的?”在聊天的時候,我問勒尼蒙的夫人。

“哦,謝謝你的夸獎!是這樣的,在我們德國,一個孩子如果不懂得禮貌,以后是很難在社會上立足的。所以呢,我們就經(jīng)常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孩子的禮儀,隨時隨地告訴孩子應(yīng)該怎樣做,不應(yīng)該怎樣做。用你們中國人的話來說,就是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崩漳崦煞蛉朔浅P牢康卣f。

“孩子這么小,怎么因地制宜、因材施教?”

“打個比方,在他們玩耍的時候,我們會告訴他們要懂得謙讓;去拜訪別人的時候,我會告訴他們要懂得向主人問好……當(dāng)然,我們最初的禮儀教育是從餐桌禮儀開始的?!崩漳崦煞蛉擞檬种噶酥覆妥馈?/p>

就在這個時候,擅長廚藝的勒尼蒙已經(jīng)把午飯準(zhǔn)備好了,午餐隨即開始。果然,在餐桌上,我見到了驚人的一幕:那個一歲大的孩子自己把木椅推到桌子旁邊,在哥哥--那個三歲大孩子的幫助下,坐在了里面,面前擺著的是他的小盤子,里面盛著一些食物。

“這么小的孩子能自己吃飯嗎?”我有些擔(dān)心地看著他。

我的擔(dān)心是多余的。吃飯時,雖然他用餐具還不太習(xí)慣,甚至用手去抓,但他確確實(shí)實(shí)是自己在吃飯,而不是靠大人去喂。并且在吃的過程當(dāng)中,還不停地要這要那。在父母將食物放到他面前盤子里的時候,他都會微笑著對父母說“謝謝”。

而那個三歲大的孩子,已經(jīng)坐在桌邊,和大人一起用正式的餐具用餐了。在這個過程當(dāng)中,勒尼蒙夫婦還不斷地告訴他:餐具應(yīng)該怎么用、吃飯的時候不能吧唧嘴、腿不能亂踢等一些注意事項。

最后,一歲大的孩子先吃完了,正準(zhǔn)備離開餐桌的時候被勒尼蒙夫婦叫住了,告訴他:吃正餐的時候,必須等到所有人都吃完才能離開座位,這是對別人的一種尊重。雖然小家伙有些不樂意,但還是非常耐心地坐在椅子上,等待大家吃完。

飯后聊天時,勒尼蒙告訴我們:“在德國,禮儀是衡量一個人是否能夠成功的重要標(biāo)準(zhǔn)。如果一個人禮儀不好、品德不好,那么即便能力再高,別人也不會愿意和你合作,自然成功也就無望……”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