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你來我往的人情交換(1)

銷售中的心理學 作者:李恒


過年的時候,如果親戚給你家孩子封了1000元紅包,那么你回禮封的紅包數(shù)字是多少呢?如果不出意外,你封的紅包起碼也要與1000元持平,或者在這個數(shù)字之上。好好想一想,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類似封紅包的情形是不是都要這個處理?這就是心理學上所謂的“互惠定律”,也就是日常生活中經常遇到的人情交換。

一、“互惠定律”在銷售中的運用

“互惠定律”認為,我們應該盡量以相同的方式回報他人為我們所做的一切。概括起來,就是一種行為應該用一種類似的行為來回報?!?/p>

不錯,我們每個人都會有這樣的心理:對于別人的付出我們總會給予對方平等或者稍高一點的回報,如果不這樣做,自己的心里就會產生一種負債的感覺。用通俗的話來說,就是只要你收了“人情”,就要懂得“還人情”。如果你一直“欠人情”,則會感到一直有一種無形的“道德壓力”。

那么對于銷售人員來說,要怎樣結合這個定律對客戶進行銷售呢?

現(xiàn)在我們就結合實際,看看“互惠定律”在銷售中如何發(fā)揮其巨大的力量吧!

假設你是一家公司關鍵部門的領導,而我是一位從事“面對面顧問式銷售”內訓課程推廣的銷售人員,想讓你選擇這樣一種內訓課程。

在銷售的開始階段,我自然會問你“今年您這邊的培訓計劃是怎么樣的?”、“以前有沒有開設過類似的課程?”、“銷售部門現(xiàn)在的業(yè)績怎么樣?公司在下一個財政年度的銷售任務又是多少?”、“現(xiàn)在一線銷售人員與客戶的溝通過程有什么讓您感到不滿意的?”等關鍵背景問題,因為只有從這些關鍵背景問題的回答中,我才可以了解你這個客戶是否存在著可能的需求。

但是關鍵在于,如果我問這樣的問題,而且是單刀直入地發(fā)問,假設你就是客戶,請問你從正面回答的幾率有多高呢?

如果不出意料,十有八九你的答案是否定的,基本上你會對我講“哦,今年的培訓計劃還沒有做”、“這件事情目前公司交給另外的同事在處理,并不是我在跟進”、“目前銷售部門的業(yè)績還比較穩(wěn)定,公司上下都很滿意”等,甚至你還會心想:“你以為你是誰呀?你有什么資格問我這樣的問題?”

上面這個例子中,關于背景問題的問法其實并沒有錯,而且一定要問,錯在銷售人員問的不是時候。在雙方還沒有建立良好的信任關系、客戶還不信任你之前,對于這些帶有高度壓力的問題,客戶肯定不愿意從正面去回答,反而會使他啟動前文中提到的“防火墻”,恨不得馬上將你轟出去。

“互惠定律”就是幫助銷售員解決與客戶之間如何建立信任關系的秘密武器,尤其是在最初與客戶洽談銷售的時候,是大有可為的。

其具體的操作方法是:

銷售人員要盡量幫助客戶多做一些事情,比如給他分享一些想法、送給他一些他需要的資料并能主動幫助客戶解決某個問題等。

基于“互惠定律”的原理,客戶自然而然會對你作出回報(即使你沒有要求,客戶也會這么做,同時銷售人員越是沒有要求過回報,客戶的回報感反而會越強)。客戶回報你的最好方式之一就是愿意回答那些較高壓力問題。

當然,可能還會有另外一種情形,比如銷售人員銷售的商品正是客戶本身需求的,那么銷售人員就無須經過這一步驟,反正客戶是需要買這些商品的。

互惠原理的威力在于,即使是一個陌生人,或者是一個不討人喜歡或不受歡迎的人,如果先施予我們一點小小的恩惠然后再提出自己的要求,也會大大提高我們答應這個要求的可能。這個使我們產生負債感的恩惠并不一定是我們主動要求的,它完全可能是強加到我們頭上的。而即使這個好處是不請自來的,這種負債的感覺還是照樣存在。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