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二十、賣炒蠶豆的辮子老爹(1)

說戲講茶唱門歌 作者:談?wù)?/span>


二十、賣炒蠶豆的辮子老爹

那時的夏天,一到傍晚,人們就把家里的竹涼床、躺椅、席子搬出戶外來,吃過晚飯,洗了澡,大家便聚在一起乘涼。小巷子里和街道兩邊,到處都是乘涼的。人們搖著芭蕉葉扇子,談天說地,下棋打牌,看書讀報,閉目養(yǎng)神……有人在不遠(yuǎn)的地方吹著蹩腳的口琴,嗚嗚的聲音,把一些曲子弄得斷斷續(xù)續(xù),而且音調(diào)總是不準(zhǔn)。

那些涼床一張連接一張,有小孩子便在上面“走天橋”,從西關(guān)這頭“走”到堂子街那頭,里把里路長可以腳不著地。還有站在自家涼床子上“扇飛機(jī)”的,把扇子柄當(dāng)機(jī)頭,扇葉當(dāng)機(jī)翼,兩手端著用力朝前上方一推,“扇飛機(jī)”可以飛出去好遠(yuǎn)。有某個倒霉蛋扇子被搶走,在街巷兩邊的涼床之間拋來拋去,戲謔吵鬧著,這里大的把小的弄哭了,那邊廂有人失足踢翻旁邊正酣斗著的一盤棋,立刻招來一頓臭罵甚至吃頓鑿栗子。

“賣——蠻炒蠶豆——沙蠶豆哦——”通常在這時,一陣叫賣聲由遠(yuǎn)而近傳過來。不一會兒,辮子老爹的清瘦身影便出現(xiàn)了。老人身著藍(lán)布襟褂,肩上搭一條揩汗的舊毛巾,紫紅的臉龐,額際皺紋很深,后腦勺后拖條一尺來長的白發(fā)小辮。每當(dāng)這位胳膊彎里拐一只元寶腰籃的老人一出現(xiàn),街道兩邊的孩子們就歇下吵鬧,雀躍著高喊:“買鐵蠶豆哇買鐵蠶豆……過來喲,辮子老爹!”鐵蠶豆亦即蠻炒蠶豆,就是將蠶豆放在鐵鍋里炒,不放沙子,干炒,也可在炒時潑點(diǎn)鹽或糖水。鐵蠶豆的真味恰在它不甜不咸的豆香,愈是鐵硬,愈嘎嘣酥香,尤其合著夏日暮天納涼的悠悠風(fēng)情,更讓人回味無窮。

“莫慌莫慌……一個個來,都有,都有呵?!崩先苏f話操一口侉音,下巴上一綹稀疏的山羊胡子一翹一翹的,系在銀白細(xì)辮根梢上的紅頭繩,也在暮色中微微顫抖著。他賣豆子不用秤,用一個小竹筒子舀,兩分錢一竹筒,包成一個小紙包遞過來。白天他在茶館、書場、小戲園子里叫賣,傍晚便到乘涼的人群里來賣。鐵蠶豆的特點(diǎn)是硬,耐嚼,越嚼越香。那些缺牙少齒的老頭老太,是不敢問津的,劉寶瑞的單口相聲《化蠟扦》里,就說過一個不孝之子給沒牙的老娘吃鐵蠶豆的缺德事。但也確有牙口好的上年紀(jì)人常以能嚼動鐵蠶豆自夸,一些乘涼的老頭老太相與炫耀:“我牙好著呢,鐵蠶豆也吃得動。你那牙咋樣……”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