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三、西方的人性假設(1)

卓越領導者的智慧 作者:陳樹文


(一)“經濟人”假設

“經濟人”假設來自于西方古典學派,主要代表人物是亞當?斯密。亞當?斯密認為,人的行為動機來源于經濟誘因,即在于自身的最大經濟利益。因此,要用金錢、權力和組織機構的操縱與控制,使員工服從并維持其工作效率。

傳統的“經濟人”概念從“人性本惡”出發(fā),包括以下五個層次的含義。

1.“經濟人”性質(自利本性)。人性是什么?休謨說:“人性就是自私?!薄敖洕恕奔僭O的觀點認為,凡生活在社會中的人,無一不心懷自利的打算,即“利己心”和“自愛心”人皆有之,是與生俱來的,唯利是圖是“經濟人”的最本質屬性,也是“經濟人”的主觀追求。因此,通過提供經濟誘因就可促發(fā)人的動機。

2.“經濟人”行為目標(自身利益最大化)。人的一切行為都是為了最大限度地滿足自己的私利,生產者的唯利是圖表現為追求利潤最大化,消費者的唯利是圖表現為效用最大化(物美價廉)。

3.“經濟人”行為狀況(理性人)。人們能夠計算判斷自己是否獲利,即每個人都通過成本收益的比較分析為自己謀求最大利益。

4.“經濟人”運作條件(完全競爭市場)。在斯密看來只有讓“利己心”在自由放任條件下充分發(fā)揮作用,才能實現社會普遍福利和社會物質財富的增進。個人并沒有自覺地使個人利益和社會利益相一致。這種相一致是以“看不見的手”撥弄效應的結果,這只“看不見的手”就是價值規(guī)律。正是“看不見的手”把對個人利益的追求引上了對社會利益的追求,讓“經濟人”在主觀追求自己利益的同時客觀上實現了別人的利益。

5.通過外部調整和控制誘因,就可以操縱人。人的天性是懶惰并且不愿擔負起什么責任。履行職務的行為也是被動的,工作僅僅是為了獲得更好的報酬,如果沒有外在的經濟誘因,人們就不會做出有利于組織的行為。這種行為狀況按照心理學家和人類學家的解釋就是,人類是從動物進化而來的,作為高級動物的人,在人性中還殘留著永遠難以抹去的獸性基因,保留著自利性的本能和一種好吃懶做的原始欲望。建立在“經濟人”假設基礎上的領導模式就是用金錢來刺激工人的生產積極性,同時對消極怠工者采取嚴厲的懲罰措施,即所謂“胡蘿卜加大棒”政策,強調的是上對下的強力壓制,形成了一種包括命令、統一原則等在內的以力服人的領導觀念和領導原則。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