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商業(yè)道德之辯

挑戰(zhàn)百萬年薪 作者:劉波濤


下午三點,餐廳又到了清閑時刻。崔藝東、何坤和李克群都回到了店里??吹降陜?nèi)略顯蕭條的景象,每個人的心情又開始沉重起來。

“我們還要繼續(xù)發(fā)贈券嗎?”李克群對發(fā)贈券的做法一直頗有微詞,他趁開會之機問道。

何坤不敢貿(mào)然回答,因為一直在店外,對餐廳內(nèi)的情況不太了解,他需要問清楚情況:“劉緣,老霍,你們一直在餐廳里,依你們的觀察,來消費的顧客有多少是沖著免費飲料而來的?”

“老實說,不是太多?!蔽业幕卮鸷芎喍?。

“一些沒有優(yōu)惠券的顧客見送免費的飲料,也向服務員要。由于發(fā)放優(yōu)惠券沒有標準,結(jié)果很難控制。優(yōu)惠券本來是用來促銷的,到最后卻成為白送的了,效果當然有,但并不明顯,與我們的預期相差很遠?!?霍剛直言道。

“本來就不指望得到飲料的顧客,到最后卻得到了飲料。這樣一來,我們的成本肯定會增加?!崩羁巳航舆^話頭說。

崔藝東插話道:“是時候做一些轉(zhuǎn)變了,現(xiàn)在我們需要快速提升營業(yè)額。何坤,五元贈券的效果的確不好,在街上吆喝也起不到太大作用。”五元贈券是他想出來的主意,現(xiàn)在他適時地轉(zhuǎn)向了。也許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一直微笑著的何坤臉上掠過一絲陰霾。

突然,崔藝東靈機一動,提出了一個大膽的設(shè)想:“上午,霍剛賣了一批T恤,下午咱們可以賣公仔。對一次性購買十五張以上餐券的顧客,咱們贈送一個簽名公仔或一個小籃球;對一般的顧客,咱們則可以用簽名的方式將它賣出去?!?/p>

“簽名公仔、簽名籃球?”李克群不解地問。

“就像明星簽名售書一樣賣禮品,咱們將何坤包裝一下,讓他看起來像某個名人?!贝匏嚃|指了指何坤,“如果消費者關(guān)注公仔,就不會有人太在意何坤到底是什么人?!闭沁@個餿主意,讓我與崔藝東產(chǎn)生了不可消除的分歧。

何坤接納了他的提議。不多時,換了一身球衣和籃球鞋,讓人誤認為是一個體育明星的“何坤”坐在擺滿了一大堆公仔和小籃球的桌前,開始了他的“明星促銷”。

“到真龍?zhí)熳酉M,便有機會獲得何坤先生的親筆簽名和與他合影的機會?!蔽艺驹诘陜?nèi),聽見崔藝東神采飛揚地向往來的行人吹噓:“得到他的簽名,還會獲得本餐廳的五元折扣券,真劃算!”但不知為何,聽到崔藝東的吆喝聲,我突然想到了趙本山的小品《賣拐》,反感之情油然而生。

“我的兒子是一個籃球迷,這位先生是籃球明星嗎?”一個婦女見何坤正在一個籃球上簽字,好奇地問,在她身邊有一個五六歲左右的小男孩。

“何先生的籃球打得非常棒!”崔藝東敷衍了一句,然后彎下腰來,摸著孩子的頭說,“小朋友,你希望得到何叔叔簽名的籃球嗎?”孩子怯生生地望著媽媽,手卻不斷地拉著媽媽的袖子搖晃。

“您的孩子將來一定會跟何先生一樣優(yōu)秀。”崔藝東夸了一番,停了一下后,征求式地問孩子的媽媽說:“如果您一次性購買十五張餐券,不僅享受八五折優(yōu)惠,而且能得到這個免費簽名的籃球哦!”

“好吧?!眿寢寫z愛地看了孩子一眼,一邊打開錢包,一邊對崔藝東說,“誰叫咱們家孩子是籃球迷呢!”

當崔藝東欣然接受婦女遞過來的錢的那一刻,我知道,他與我終究是兩類人。

崔藝東的做法似乎是一個雙贏的營銷:商家運用了人們崇拜“明星”的心理獲得溢價收益,而消費者則因為得到了“明星”的簽名而獲得了心理滿足感。塑造何坤“籃球明星”的形象也許在崔藝東看來只是銷售的小技巧而已,但在我看來它的的確確是一個欺騙行為,與街上不良小販的托兒沒有兩樣。

有人用虛假廣告,有人用夸張宣傳,更有人用噱頭來博眼球,其中的法律界限如何界定并不十分清晰。我不知道唐石是否會認定崔藝東的行為超出邊界,但在我看來,它的確有違誠信的原則。所有組員親眼見證了這一幕,但每個人的解讀皆有不同。從何坤坦然接受的態(tài)度來看,他似乎覺得,讓人誤以為是籃球明星并沒有什么不妥;而霍剛則會好奇地問我一些諸如“何坤是真的在簽名嗎”之類的問題,在他看來,這顯然是一件無關(guān)誠信的好玩的事兒。

和我一樣感到失望的還有李克群。本來只是對發(fā)傳單的行為感到無聊和憤慨,現(xiàn)在由于經(jīng)營理念的分歧,他對何坤與崔藝東更有看法了。

打烊之后回到公寓,我開始了自參賽以來最猛烈的抨擊。

“今天你當了一整天的廣州名人,感覺不錯吧?”崔藝東舒服地半躺在沙發(fā)上,望著靜默在一旁的何坤問。

“一個字,汗!”何坤松了松領(lǐng)帶,微微一笑,一副“不敢當”的表情。

“那個小男孩把你看成球星了,為了一個小籃球,她的母親花了兩百多塊錢。”我責問何坤道。

“這對母子還得到了十五份餐券呢!”還沒等何坤張口,崔藝東便幫腔道。

“問題是這些餐券并不是她真正想要的。”我據(jù)理力爭地說道。

“他們獲得了心理滿足感,我想那個小孩拿到這個籃球會開心一整天的?!贝匏嚃|辯駁說,“而且我并沒有說他是籃球明星!我們無法左右顧客自己的判斷,我們也沒有作虛假的宣傳?!?/p>

“有人問我是誰,我會如實相告?!币幌虺练€(wěn)的何坤也開始為自己辯護。這是一個關(guān)乎誠信的話題,誰也不希望自己被扣上騙子的帽子。

“但是你沒有這樣做,這種做法說到底就是模糊邊界,有欺騙的嫌疑。人家本不打算買餐券的,為了一個籃球,那個婦女卻花了兩百多塊錢!”剛剛洗完澡出來的李克群也加入了爭論的行列。

“每件商品都有使用價值,也有心理價值……”沒等何坤解釋完,李克群便打斷了他:“這里不是MBA課堂!就此打?。 ?/p>

這是一個不歡而散的討論,這不涉及利益沖突,只是對于“商業(yè)道德”的不同解讀。我不知道這四個字的確切定義是什么,但我內(nèi)心無比清楚,崔藝東的做法不是我所欣賞的行事風格。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