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陳寅恪

財富清華:聆聽智者之音 品讀成功之道 作者:唐杰


最后要介紹陳寅恪。陳寅恪是江西修水人,生于清光緒16年,13歲隨他的哥哥東渡日本,17歲病歸。1909到1915這幾年之間,相繼在德國柏林大學、瑞士蘇黎世大學和法國巴黎大學學習,主要學習語言。1917年到1921年,留美哈佛大學,和吳宓成為朋友,1925年吳宓介紹他到清華國學院,直到1929年研究院停辦,還繼續(xù)被聘為清華歷史系、中國文學系教授。20世紀90年代,發(fā)現(xiàn)陳寅恪在德國柏林大學留下的64本筆記本。他的家屬把筆記本交給北京大學季羨林 去看,季羨林就寫了這樣一篇文章:《從筆記本看陳寅恪先生的治學范圍和途徑》 。

季羨林認為,這64本筆記,主要是研究各種文字,以便于陳寅恪進行佛經文字方面的比較研究。在筆記里涉及的文字有藏文(藏傳佛教方面的)、蒙文、西夏文、滿文、朝鮮文、梵文、印第文、俄文、希伯來文、東土耳其文等,這些都在為一個大課題做準備,即佛經翻譯方面的比較研究。這需要多方面的文字修養(yǎng)。

下面我們看看陳寅恪學術的一個特點,剛才已經講到了,他以難題作為自己的研究課題,很難,需要花很長時間做準備,十幾年、二十年才能準備好,像佛經的翻譯比較,學各種語言,就是一個例子,這點一般人都很難做到。第二點,他研究中國歷史,注意制度史和社會階層的分析。1941年完成的《唐代政治史述論稿》就是代表作。1940年,他出版了一本書,《隋唐制度淵源略論稿》。隋朝歷史很短,唐朝是中國歷史上很興盛的朝代,它的制度究竟來源于何,借鑒于哪些?這個問題在陳先生之前,有不少研究成果,但有一個來源,陳先生之前的學者沒人論證,他提出河西文化是來源之一。在河西走廊有一條河叫湟水,就在今天的甘肅武威,即古時的涼州附近,戰(zhàn)亂期間,湟水一帶物產比較豐富,相對安靜,中原很多士大夫帶上自己的書籍和研究成果來到這里,漸漸就產生了河西文化。而河西文化就成為唐朝政治制度的來源之一。季羨林先生講,陳先生并不找那些冷僻的書,而是找一些很多學者都看過的書,但是在這些看過的書里,從他的解釋分析,看得出他的功力和敏銳的史學眼光。

陳寅恪提出要通過文化看歷史的演進,通過歷史看文化的價值。這兩個方面,他都做出了成績。最有代表性的是1947年發(fā)表的《元白詩箋證稿》。這本書用元稹和白居易的詩來研究唐玄宗時期由盛而衰的一個歷史過程,從文學上的論爭、詩歌的創(chuàng)作來反映當時思想文化領域重大的變化。如果對詩歌不熟悉,對社會不熟悉,很難有所突破,這本書可以說是以文證史的一個代表作。陳寅恪研究中古文化,并不限于舊有的材料。他曾說舊有的文化研究,材料半出于二十二史中儒林、文苑等傳及《文獻通考》、《玉?!返阮悤?,而他不但利用正史類書,而且還用了詩文別集乃至敦煌寫本。

陳先生晚年,因為有眼疾,1954到1964在助手幫助下,于中山大學完成了一部著作――《柳如是別傳》,這是很大的一部書,用了很多篇幅進行考證。柳如是是明末清初很有才學的一個歌女,她與江南一帶的很多知識分子都有來往,如錢謙益(明末清初常熟人,號牧齋,明朝萬歷年間進士,南明時期的禮部尚書)。清兵南下,錢謙益投降了,后來又參加反清的活動。錢博覽群書,在詩文方面負有盛名。柳如是與錢謙益關系密切,和抗清將領陳子龍等也有聯(lián)系。陳寅恪圍繞著這樣一個中心人物,寫了一部80多萬字的《柳如是別傳》。這本書的中心思想是“超世俗,輕生死”,歌頌了“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和民族氣節(jié)。關于陳先生的學術風格就簡單地介紹到這里。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