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該說,王賡雖能稱得上是半個文人,但并沒有徐志摩那樣不計后果的瘋狂浪漫,同時他又是一個辦事認真、不愛花天酒地的人,也就是說花花公子這個稱號與他無緣。而他的前妻陸小曼卻是個耐不住寂寞的交際花一樣的女人,如果不是徐志摩,相信其他人也可能會乘虛而入。徐詩人后來就是經(jīng)不住這女人折騰,為了多賺點銀子供其揮霍,蹭了一架不要錢的飛機去北平上課,結(jié)果路上出了事,才誤了卿卿性命。
正是:不要迷戀哥,哥也會沖動,不要羨慕姐,姐是非主流。
依王賡的個性,第一、二種版本可以首先予以排除,所謂“經(jīng)常去舞廳跳舞”、“花錢如流水”,如果用在他的前妻身上倒是比較合適。
當年王賡既能看開一切,灑脫地選擇走開,自不會與陸小曼再藕斷絲連。
有人或許會說,當時徐志摩剛剛出事,作為前丈夫,去看望一下前妻也是有可能的。
此話對,也不對?!耙弧ざ恕睍?zhàn)的時候,離徐志摩身亡已有兩個多月的時間,王賡本人也一直隨稅警總團駐在上海,就是要看也早就看了,干嗎非要等到這個打仗的節(jié)骨眼?
況且,他被捕的地點離陸小曼居所甚遠。
如此看來,第三個版本也多半是民間炒作,屬于小報記者臆想出來的花邊新聞。
那么,王賡為什么要去美國駐滬領事館呢?
有一種解釋,認為王賡是奉宋子文之命,去請求美國幫助調(diào)解的。我個人覺得這種說法比較牽強。因為宋子文是個堅決主戰(zhàn)派,一直嚷嚷著要跟日本人干到底,立場比蔣介石還要激進,他又怎么可能拉下臉來找老美辦這種事呢?退一步說,就算他有這個想法,也用不著自己出面,而只要在報告上畫個圈圈,讓外交部或者上海市政府去一體辦理就行了(實際上也一直在進行中)。
我倒覺得王賡本人的說法更符合實際。
版本之四,請教專家說。
按照王賡自己的講述,事情是這樣的:當時他指導19路軍的炮兵發(fā)炮,但發(fā)現(xiàn)實踐過程中存在著一些技術問題,導致炮彈老是打不準目標。為此,他相當苦惱。想找人一道研究吧,19路軍里面大多是泥腿子,打仗不怕死,但論技術一個個都是白丁,跟他們商量也是白搭。
正著急,忽然想起來,美國領事館有一個參贊,是他在西點軍校時的同班同學,為什么不去找他探討一下呢?
于是就去了。
他大概認為,自己和同學說兩句話,馬上就能回來,所以也沒及時向身邊的領導和同事告?zhèn)€假,導致直到被日本人抓住,大家才知道他的行蹤所在。
從王賡的人品來看,我相信,最后一種版本才是事情的真相。
但不管怎樣,王賡在這里犯了一個很大的錯誤,情急之下的“不請假”、“擅離職守”、“冒險進入租界”,將使他付出幾乎一生的代價。
被捕后,日本方面發(fā)現(xiàn)了他的真實身份,大喜,認為總算活捉了一個支那軍的高官。他們隨即指責王賡是間諜,威脅說要槍斃他,最后經(jīng)美國領事出面保釋,才不情不愿地把他放了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