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公孫丑 下(6)

圣王之道《孟子》 作者:張加才


【譯文】

沈同以個(gè)人身份問道:“燕國該討伐嗎?”

孟子說:“該。國君子噲不能把燕國給了別人,相國子之也不能從子噲那里接受燕國。如果這里有個(gè)士人,您喜歡他,不請示王就私自把您的俸祿和爵位給了他;那個(gè)士人呢,也沒有王的任命就私自從您這里接受了,那樣做行嗎?燕國國君與相國將燕國私相授受的事和這又有什么不同呢?”

齊國討伐燕國。

有人問孟子:“是您勸齊國去討伐燕國,有這回事嗎?”

孟子說:“沒有的事。沈同問‘燕國該討伐嗎?’我回答他說‘該’。他認(rèn)為我說得對,就去打燕國了。他如果再問:‘誰能去討伐?’我就會(huì)回答說:‘作為天吏,就能去討伐它?!┤绗F(xiàn)在這里有個(gè)殺人犯,有人問道:‘這個(gè)殺人犯該殺嗎?’我就會(huì)回答他:‘該?!绻麊枺骸l能殺他?’我就會(huì)答道:‘作為獄官,就能殺他?!缃窈帽纫粋€(gè)燕國去討伐另一個(gè)燕國,我為什么要?jiǎng)袼ツ???/p>

【原文】

[4.9]燕人畔①。王曰:“吾甚慚于孟子?!?/p>

陳賈曰②:“王無患焉。王自以為與周公孰仁且智?”

王曰:“惡!是何言也!”

曰:“周公使管叔監(jiān)殷③,管叔以殷畔④。知而使之,是不仁也;不知而使之,是不智也。仁智,周公未之盡也,而況于王乎?賈請見而解之。”

見孟子,問曰“周公何人也?”

曰:“古圣人也?!?/p>

曰:“使管叔監(jiān)殷,管叔以殷畔也,有諸?”

曰:“然。”

曰:“周公知其將畔而使之與?”

曰:“不知也?!?/p>

“然則圣人且有過與?”

曰:“周公,弟也;管叔,兄也。周公之過,不亦宜乎?且古之君子,過則改之;今之君子,過則順之。古之君子,其過也,如日月之食,民皆見之;及其更也,民皆仰之。今之君子,豈徒順之,又從為之辭?!?/p>

【注釋】

① 畔:通“叛”,反叛。齊國吞并燕國后,諸侯和燕人另立燕王,反抗齊國。

② 陳賈:齊國的大夫。

③ 周公使管叔監(jiān)殷:管叔,名鮮,周武王的弟弟,周公的哥哥,封地在管。武王克商后,立紂的兒子武庚治理商地,派管叔、蔡叔等監(jiān)督。

④ 管叔以殷畔:武王死后,成王年幼,周公攝政,管叔不服,與武庚一起叛亂,被周公平定,武庚、管叔被殺。

【譯文】

燕國人反抗齊國的占領(lǐng)。齊宣王說:“對孟子我感到很慚愧。”

陳賈說:“王不必憂慮。和周公相比,王您認(rèn)為誰更加仁愛而且明智?”

王說:“哎呀!這是什么話!”

陳賈說:“周公派管叔去監(jiān)督殷人,管叔卻憑借殷人來發(fā)動(dòng)叛亂。如果知道管叔要叛亂而派他去,這就是不仁;如果不知道他要叛亂而派他去,那就是不智。仁愛和明智,周公尚且沒有完全做到,何況王呢?我懇請見孟子并向他解釋?!?/p>

陳賈見到了孟子,問道:“周公是什么樣的人?”

孟子說:“是古代的圣人。”

陳賈說:“他派管叔去監(jiān)督殷人,管叔卻憑借殷人來發(fā)動(dòng)叛亂,有這回事嗎?”

孟子說:“有。”

陳賈說:“周公是知道管叔要叛亂而派他去的嗎?”

孟子說:“管叔不知道?!?/p>

陳賈說:“這么說來圣人也會(huì)有過錯(cuò)嗎?”

孟子說:“周公是弟弟,管叔是哥哥。周公犯這個(gè)錯(cuò)誤,不也是應(yīng)當(dāng)?shù)膯??況且古時(shí)候的君子,有過錯(cuò)就改正;現(xiàn)在的君子,有過錯(cuò)卻將錯(cuò)就錯(cuò)。古時(shí)候的君子,他的過錯(cuò),就像日食和月食,別人都看得見;等他改正了,別人都企盼他?,F(xiàn)在的君子,哪里只是將錯(cuò)就錯(cuò),還要接著編辭來文過飾非?!?/p>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hào)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hà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