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章太炎與黃侃:大國手門下出大國手(18)

浪淘盡:百年中國的名師高徒 作者:劉宜慶


而此時,距張畢業(yè)僅差三個月。張被除名回江蘇青浦老家之前,曾去拜會林紓。林以《贈張生厚載序》相慰,希望他"臨窗讀孔孟之書","無所戚戚于其中也"。{1}

在白話與文言之爭即將結束之時,已經(jīng)認錯"不復謾罵"的林紓仍給蔡元培出了一個難題,他抓住陳獨秀荒唐的私生活不放。1919年4月10日,《北京大學日刊》刊登《大學本科教務處成立紀事》:選舉馬寅初為教務長,而陳獨秀實際上被就地免職了。被排擠出局的陳獨秀與被勒令退學的張厚載一樣,是新舊之爭的風波中,北大迫于外界壓力丟棄的犧牲品。這個結局,令新文化運動的發(fā)起人陳獨秀自然不爽,《新青年》雜志諸位編輯,對這個結局也是始料未及的。

北大是新文化運動的發(fā)源地,這正是蔡元培長北大后的風氣之變、氣象一新。由北大師生的言行、選擇可察新舊之爭的風向?!缎虑嗄辍冯s志的編輯中,錢玄同、魯迅、周作人是章太炎的弟子,與《新青年》呼應的《新潮》雜志的編輯中,傅斯年、羅家倫、楊振聲等人是蔡元培、胡適等人的弟子。反對白話文的學者中,既有林紓、張厚載師徒,也有北大的章門弟子黃侃,逢面必挖苦嘲諷胡適,還有拖著辮子的教授辜鴻銘。北大的學生中,既有傅斯年、羅家倫、楊振聲、毛子水等創(chuàng)辦的《新潮》,也有與傅斯年同班的薛祥綏、張煊、羅常培等創(chuàng)辦的《國故》。"慨然于國學淪夷欲發(fā)起學報以圖挽救",薛祥綏、張煊、羅常培等于1919年1月26日,在劉師培宅內成立了《國故》月刊社,"以昌明中國固有之學術為宗旨",與《新潮》雜志展開論爭。在新舊思潮的激蕩之中,更加摧枯拉朽的五四運動如火山一樣爆發(fā),參與過五四運動的北大學子遂成為民國的風流人物。

新文化運動中的三位旗手人物,當屬蔡元培、陳獨秀和胡適。以北大為中心的五四學人,老師輩的如蔡元培、陳獨秀、朱希祖、胡適、錢玄同、周作人等,開啟新文化運動,學生如羅家倫、傅斯年、馮友蘭、顧頡剛、周炳琳、段錫朋、何思源、毛子水等,皆是五四新文化運動中叱咤風云的人物。五四運動是一個分界線,傳統(tǒng)的士大夫退隱,北大清華學生以及五四運動之后留學歐美的海歸活躍在歷史舞臺,開始影響民國政治、文化的走向。而蔡元培在中國學術、文化、教育等領域的影響力,如日中天,絲毫不減。有人將蔡元培形容為民國的孔夫子,此言不差,蔡元培和他的北大門生在歷史上影響深遠,我們在今日仍然能感受到歷史的回響--蔡元培的風范長存。

蔡元培的金剛怒目

蔡元培,溫文爾雅,平和沖淡,其實他骨子里有一種剛正,絲毫不肯妥協(xié),當被外界的阻力激發(fā)時,就能看到他金剛怒目的一面。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