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兩洋”通道安全境況嚴峻(4)

中國海權 作者:張世平


歐洲是中國第一大貿(mào)易伙伴,絕大部分進出口貿(mào)易都要通過亞丁灣/紅海/蘇伊士運河。同時,中國通往中北非的海運航路也有許多途經(jīng)索馬里海域。據(jù)有關資料顯示,2008年1~11月,航經(jīng)亞丁灣、索馬里海域的中國船舶共計1265艘,有83艘受到海盜不同程度的襲擾。交通部公安局張玉勝局長介紹說,僅9~12月,中國中遠集團就有240多艘船只經(jīng)過亞丁灣,其中1/4的船只受到海盜襲擾。中遠集團安全技術監(jiān)督部總經(jīng)理陳正杰說,中遠集團最多時一天就有5~6艘船舶經(jīng)過該海域。從11月1~21日短短的21天里,中國遠洋集團所屬的船舶就有20艘遭遇海盜襲擾。13日,在肯尼亞沿海拉穆附近海域航行的中國天津遠洋漁業(yè)公司“天裕8號”漁船被劫持(2009年2月8日17時,漁船和全體船員安全獲救),船上共有24名船員,其中包括16名中國人、1名日本人、3名菲律賓人和4名越南人。有數(shù)據(jù)統(tǒng)計,截止2008年11月20日,已有41名中國人被索馬里海盜劫為人質(zhì)。12月16日,中國外交部副部長何亞非在安理會索馬里海盜問題部長級會議上表示,中國正積極考慮近期派軍艦赴索馬里海域參加護航活動。就在此后幾個小時,中國交通建設集團總公司圣文森特籍“振華4”號——6萬噸級特大件運輸船——在亞丁灣水域受到海盜襲擊。雖然,經(jīng)過5個小時緊張對峙和激烈交戰(zhàn),最終在多國部隊的協(xié)助下“振華4”號的船員們成功地逼退了海盜,但這一事件再一次表明中國海運在索馬里海域所面臨的形勢十分嚴峻。

中國香港、臺灣也是世界上的海運“大戶”。據(jù)臺灣“交通部”的資料顯示,臺灣每年在亞丁灣航行的船只大約在500~600艘。港臺船舶在途經(jīng)亞丁灣時,自然也是海盜襲擊的重要目標之一。2006年,1艘臺灣漁船曾在該海域被劫,1名大陸遼寧籍船員被殺,在船東支付了150萬美元的贖金后,幸存的10名船員獲釋。2008年9月17日,1艘中國香港貨輪在索馬里附近海域遭劫持,船上共有25名船員,其中24人是中國公民。在船東交納了贖金之后于11月19日獲釋。此前一天,中國香港1艘貨船也被劫持。《紐約時報》發(fā)表文章說,盡管到目前為止已經(jīng)發(fā)生子多起海盜襲擊事件,但還沒有一艘懸掛美國國旗的船只被劫持的事件發(fā)生。美國官員解讀這一現(xiàn)象時說,這表明海盜還不想直接挑釁美國海軍。俗話說,馬善被人騎,人熊被人欺。連索馬里海盜都知道“專找軟柿子捏”,看來,“不差錢”的中國在索馬里海盜眼里還屬于“軟柿子”。

——馬六甲海峽是中國海上戰(zhàn)略通道的“死穴”

馬六甲海峽是連接“兩洋”的門戶,地處赤道無風帶,全年風平浪靜的日子很多,氣候條件十分有利于航行。但1080公里長的馬六甲海峽最窄處只有37公里,其中航道部分更窄,并且分布著200多個小島和暗礁,極易被切斷。雖然,分布在太平洋、印度洋上的航線有10多條,可由于地理因素所決定,適合海上石油運輸特別是超級油輪通行的航線并不多。有資料介紹,目前馬六甲海峽每年有5萬多艘輪船穿越,平均每天通過160艘,運輸量是蘇伊士運河的3倍、巴拿馬運河的5倍。可以說,馬六甲海峽的戰(zhàn)略地位至今無法被取代。2004年4月26日,新加坡國防部長張志賢在包括美、俄、中等18國參加的西太平洋海軍演習時指出:如果恐怖分子襲擊馬六甲海峽,對地區(qū)和世界貿(mào)易的影響將是“破壞性的”。每年來往于馬六甲海峽和新加坡海峽的5萬艘船只將不得不改道,貨運費和保險費將激增,全球一體化供應鏈將陷于混亂。在美國眼里,馬六甲海峽是其控制亞洲尤其是控制東亞的咽喉要道,是“美國隨時準備扼住亞洲的喉嚨”。同時,美國有大約25%的能源需要通過馬六甲海峽輸送。

對于中國來說,馬六甲海峽可以說是中國經(jīng)濟血脈的關鍵所在。有專家預測,今后20年,中國除了需要進口大量能源,還需要進口鐵30億噸,銅5~6億噸,鉛1億噸。目前中國的海上運輸線路,主要有中東航線、非洲航線、東南亞航線、太平洋航線等4條。除從南美洲委內(nèi)瑞拉等國進口石油走太平洋航線外,從其他方向獲取石油都必須通過馬六甲海峽。因此,馬六甲海峽一旦發(fā)生意外事件,中國將面臨巨大壓力。今天的中國軍事實力,還不足以控制或影響馬六甲海峽,一些西方媒體用“脆弱不堪”來形容中國的戰(zhàn)略能源通道安全,一些西方媒體甚至認為“誰控制了馬六甲海峽,誰就掌握了中國的石油通道”。

當然,關注馬六甲海峽的不僅中美兩家。對于日本來說,馬六甲海峽承運著其80%的石油運輸和50%的其他貨物運輸。隨著日本政治、經(jīng)濟上與歐洲、中東及非洲交往的不斷增大,馬六甲海峽成了日本的“生命線”。印度則把馬六甲海峽視為其進入太平洋的門戶。印度的防務專家早在20世紀70年代,就提出了“印度洋控制戰(zhàn)略”,并把馬六甲海峽稱為“印度最易控制的世界戰(zhàn)略通道”。目前,印度已在馬六甲海峽西部入口處修建了海軍基地,并計劃在2015年~2025年之前擁有3艘航空母艦,以確保印度在印度洋和兩洋接合部利益的安全。巴西以及澳大利亞的鐵礦石、煤等大宗礦產(chǎn)品運往東南亞市場,也要走馬六甲海峽。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