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8.恰似春夢(8)

革命與生意 作者:吳比


康家妻妾更不是省油的燈;女兒每人每月發(fā)零用錢5銀元,兒子每人2銀元。

康有為不斷與外界聯(lián)系,時?!巴姟睂卤響B(tài),電報費每年達上千銀元。加上婚喪喜慶應酬費等等,總開支平均每月2000銀元左右。這年1月,梁啟超日常開支捉襟見肘。康有為慷慨解囊,主動寫信詢問。梁說:每年需要費用3000銀元??涤袨榱⒓磽芨?,給梁啟超本人3000銀元、給他澳門家屬1000銀元、給梁兄弟學費每年1000銀元,共計5000銀元。

昔日的政治野心正在減弱,顯然商人康有為有更多緊要的事情必需考慮。

新夢接踵撲滅舊夢,絕無喘息的余地。此時,毛澤東忙于構(gòu)想明天,忙于用自己的方式憧憬中國。中國政治藍圖的規(guī)劃,只是他想象未來的一個小小環(huán)節(jié)。他正在嘗試著,洞悉那些紙面上見不到的世故人情。

1911年1月,長沙“搶米風潮”才結(jié)束不久。若干年后,斯諾來到“西北紅區(qū)”采訪,毛澤東與其談起革命歷程時說:“搶米風潮”影響了我的一生。

長沙“搶米風潮”

1910年,湘西雨水傾盆,田禾淹沒,顆粒無收。大批災民涌入省城,米價一日數(shù)漲。城內(nèi)米商,“覷得厚利者,囤積居奇”,僅鄉(xiāng)紳葉德輝一家存谷一萬多石。外國商人也攜巨金來湘炒米,“坐收分購,絡繹于途”。

商人們唯利是圖,貪婪成性。迫于饑餓的民眾只能鋌而走險,最終釀成“搶米”慘劇。待到這年1月,風潮平靜,可災難中餓死者、因搶米被官府收押致死者眾。

這起事件中,長沙米商的惡劣表現(xiàn)給毛澤東留下了深刻印象。記憶就此留存。新中國成立后,新政權(quán)開展三反五反、公私合營,連賣火柴針線的小賣部、夫妻店也必須納入合營范疇。不知往前追溯四十年,后人的行為是否可從“搶米風潮”中見出端倪。

心態(tài)在沉默中潛移默化。其實,并非每位商人都是大奸大惡。這年1月的長沙,有人未因絕望而放棄明天,仍在堅持為這個多災多難的國家尋找新的出路。

從1910年起,湘瓷逐漸贏得全國聲譽:釉下五彩瓷器在“武漢勸業(yè)獎進會”和南京“南洋勸業(yè)會”上接連奪金。一切都是熊希齡的功勞--這位立志做湖南張謇,寄望于實業(yè)救國救民的商人創(chuàng)辦湖南官立瓷業(yè)學堂和瓷業(yè)公司,修造窯場,進行機械制瓷。

熊希齡少年時代就聞名三湘。據(jù)說,他聞一知十,稟賦出眾,被譽為“神童”。15歲中秀才,22歲中舉人,25歲中進士。1898年,熊希齡參與變法,恰生病離京,躲過政府剿殺,與仕途暫時性絕緣,轉(zhuǎn)向商業(yè)。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