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點·點睛
我們一家人對麻雀一家子厚愛有加, 自覺呵護(hù)。終于, 家雀不再視我為敵; 后來, 幾乎成了朋友。人雀和諧相處, 其樂融融。
與雀共居
胡強(qiáng)
家居學(xué)校。我和妻都是“靈魂的工程師冶, 無力筑房; 于是單位給了我們一間廢棄教室。我在這間教室的1 比2 處砌了堵墻, 買些涂料涂抹———改作住房了。雖是陋室, 卻也其樂融融, 滿心小康。耕耘杏壇, 桃李芬芳; 斗室之中, 妻兒歡顏, 心足矣。
最舍不下的是屋笆尖上的那窩麻雀, 冬去了春來, 兩只家雀翩然飛來。———它們顯然比我們在這里入住得早, 先是誠惶誠恐地飛著, 接著憤怒地尖叫。我慘然, 唉, 反客為主了, 不理罷。兩只家雀見攆不走我們, 無奈,只好小心翼翼地在屋笆尖上筑了巢。而我, 每每離家之時, 總會將窗戶打開,以便家雀來去方便。早上, 妻還經(jīng)常在空地上撒些谷米, 招待這些不是客人的客人。
終于, 家雀不再視我為敵。你走你的, 我來我的, 互不干涉。后來, 幾乎成了朋友; 妻一撒下米谷, 口中“咕咕冶招呼, 那家雀便悄然飛來, “嘟嘟———冶啄食起來, 著實與我們一起小康起來, 熱鬧起來。
家雀孵出了仔, 老鳥輪流飛出覓食。那小鳥“嘰嘰喳喳冶, 吵鬧得很。
時而“啪冶的一聲, 一撮鳥屎落下, 抹得水泥地板“糞跡斑斑冶。
最喜歡看小兒與小鳥一唱一和。兒子四歲, 調(diào)皮得很, 好奇得很。小鳥吵叫, 他也不閑著, 唱幼兒園老師教的“兩只老虎冶。鳥兒叫一聲, 他唱一句。有時鳥兒叫倦了停住了, 他歪著腦袋等了半晌, 然后一臉得意: “哈哈,小鳥唱不過我……冶不久前, 家雀出巢了, 四只小玩意兒“撲棱冶著翅膀折騰了整整一天,傍晚時終于學(xué)會了飛, 跟著老家雀快活地飛著。
現(xiàn)在, 我家屋笆上已經(jīng)不再有那可愛的一家, 似乎寂寞了許多。倒是夜里靜謐中常聽到屋梁上鼠輩們偷偷地流竄。
一日, 兒子驚奇地發(fā)現(xiàn), 門前的那棵法國桐樹上, 幾只家雀正朝著我們“唧唧冶地叫, 他數(shù)了數(shù): “一、二、三、四、五、六……冶一點沒錯, 是六只!
可能, 雀兒也離不開我們的小康生活吧。
佳句品讀佳句:
有時鳥兒叫倦了停住了, 他歪著腦袋等了半晌, 然后一臉得意:
“哈哈, 小鳥唱不過我……冶品讀: “歪冶、“得意冶的神態(tài), 加上“哈哈冶的笑聲與言語, 小兒與小鳥對唱時的活潑可愛躍然紙上, 富有生活情趣。
賞析感悟
一家人的其樂融融與一家雀的其樂融融相得益彰, 極富生趣, 人雀共樂。
讀此文, 心里有一種溫暖, 那是一種溫柔、和諧、委婉的節(jié)奏, 它摒棄了塵囂的煩瑣與冗雜, 是一種親近自然、熱愛生命的旋律。文章通過對人與麻雀的和睦相處, 突出了人與大自然和諧相存的美麗。
(作家李秀青推薦評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