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輯 讓孩子學會學習(5)

做最好的爸爸:一位普通父親的教子手記 作者:趙海吉


不考第一名

學習如同一場五千米賽跑,發(fā)令槍響后,前幾圈領(lǐng)先的選手,往往不是第一名,真正的第一名卻潛伏在后面,一直在積蓄力量,等時機成熟,他會第一個沖線。不考第一名,不把所有的時間都用在學習上,留一份精力給自己,將目標放低一點點,這樣的路走起來更穩(wěn)當。兒子有一次放學回家,一進門就很興奮地告訴我:“爸爸,今天我數(shù)學考試得了全班第二名?!蔽颐鹤拥哪X袋,夸道:“不錯,爸爸真為你驕傲?!眱鹤邮芰丝洫?,信心十足地向我承諾:“下次我爭取考第一名?!蔽抑?,這應當是眾多家長和老師希望孩子所達到的。但當時我遲疑了,以至于對孩子的這種承諾沒做太多積極的響應,只是隨口應付道:“好,好?!笔前?,我心里是多么希望自己的孩子次次考試都能拿第一名。但我很清楚,在當前的教育環(huán)境下,如果一個孩子能夠大多時候考得第一名,可以說他基本上將能用的所有時間都用在了學習上,其他方面就沒有多少精力去發(fā)展了。這種現(xiàn)象年級越高就會越明顯。會玩、學習又好的孩子肯定有,但比較少見,至少我孩子不是這種類型。

不考第一名,并不是不要第一名,它是一種智慧,是為了爭取更全面、更大的發(fā)展。不考第一名,老師與父母給的壓力小,學習的自主性強,興趣會更廣泛。陶行知希望孩子們每天四問:“我的身體有沒有進步?我的學問有沒有進步?我的工作有沒有進步?我的道德有沒有進步?”這四問,問得多么好??!我們不能讓孩子丟掉了健康、責任與道德,而只關(guān)注學習有沒有進步。

與我兒子同班的一個孩子,平時其父母管得比較嚴,什么事情都由父母包辦。吃喝不用說了,平時學習時間、學習什么、交什么樣的朋友都由父母來定。這個孩子學習成績很好,每門功課基本都是一百分。在小學升初中的考試中,順利考取了令許多家長夢寐以求的一所名校??蛇@個孩子的家長卻猶豫了,因為這孩子除了學習,其他方面,如生活自理能力、自我控制能力、與同學相處的能力都很弱。這樣一個孩子一旦離開了父母,到一所全寄宿制的學校讀書,怎么能照顧自己?怎么能保證學習成績不下來?

這樣的案例非常多,孩子除了會學習,其他方面卻成了“弱智兒”。有多少父母連工作都辭了,陪孩子讀中學甚至還要陪讀大學的。“成功學之父”戴爾·卡耐基曾說過這樣一句話:“一個人的成功,只有15%歸結(jié)于他的專業(yè)知識,還有85%歸于他表達思想、領(lǐng)導他人及喚起他人熱情的能力。”

有個孩子在網(wǎng)上這樣留言:我這次語文考試考了九十三點五分,是全班第一名??墒牵矣X得同學們都疏遠了我。一次,我們的地理作業(yè)發(fā)下來了,我得了八十分,我班的史看見了我的分數(shù),諷刺地說:“看看,不用說最高分是八十嘍。”我當時火冒三丈,問道(我并未吼):“你這句話什么意思呀?”他說:“說你能。”頓時,我和他扭打在一起。我知道,那是因為這三個字使我崩潰了。我委屈地哭了,在哭的同時,我在想:快到月考了,如果我還考第一名,同學們會更加疏遠我。但是,如果我沒考到第一名,同學們又一定會嘲笑我,同時我還會對不起我父母。大家說,我該怎么辦呢?

這也許是我們家長沒有想到的“第一名”的煩惱。為了考第一名或考了第一名,對有些孩子來說,都會面臨很大的壓力。這需要家長、老師及時與孩子溝通,進行合理的疏導。另外一種現(xiàn)象,也值得家長注意:許多平時考試成績都是第一名的孩子,在大考中往往得不了第一名。為什么?因為他已經(jīng)背負著親人、老師、同學太多的包袱,正如奧運會上被大家一致看好的運動員卻經(jīng)常被名不見經(jīng)傳的第一次參賽的年輕選手所超越一樣。

如何面對孩子的學習成績?也許,我們可以從柳生學劍的故事中得到一些啟發(fā)。

宮本武藏和柳生又壽郎是日本近代兩位一流的劍客。柳生是宮本的學生,當年柳生拜師學藝時,問宮本:“師父,根據(jù)我的資質(zhì),要練多久才能成為一流的劍客?”宮本答道:“最少也要十年吧!”柳生說:“十年太久了,如果我加倍苦練,多久可以成為一流的劍客呢?”宮本答道:“那就要二十年了。”柳生一臉狐疑,又問:“假如我晚上不睡覺,夜以繼日地苦練呢?”宮本答道:“那你必死無疑,根本不可能成為一流的劍客?!绷浅3泽@:“為什么?”宮本答道:“要當一流的劍客,先決條件就是必須保留一只眼睛注視自己,不斷反省自己?,F(xiàn)在你兩只眼睛都只盯著劍客的招牌,哪里還有眼睛注視自己呢?”柳生聽了滿頭大汗,當場開悟,終成一代名劍客。

學習亦是如此,如果我們的目光只盯在孩子學習成績的第一名上,那么孩子的學習終究還是會讓我們不滿意。教育孩子,有時需要把目標放低些,再低些,這樣反而會使孩子發(fā)展得更好。

我朋友的女兒,高考前壓力很大。我的這位朋友對一周才見一次面的女兒從不談成績,只關(guān)心其生活、健康,他甚至鼓動女兒逃學在家休息幾天。朋友曾私下跟我講:“只要高考前女兒身體不垮,精神不崩潰,就成功了?!苯Y(jié)果,朋友的女兒高考時發(fā)揮得特別好,考取了香港一所名牌大學。

在多年的教育中,我發(fā)現(xiàn),在初中升高中的考試中,班級第一名,學校第一名,多為女生。為什么?因為初中的知識,靠“死記硬背”或是在老師、家長的壓力下,只要肯花時間,成績一般不會差。男孩子玩性大,有靈氣,但卻考不過特別聽話、特別用功的女生。當升入高中,三年下來,男生的靈氣得以發(fā)揮,在學習上,原本第一名的女生卻怎么也拼不過那些原本“淘氣”的男生了。

教育建議

1.不考第一名,是一種教育智慧。對待孩子的成長,要一手抓學習,一手抓能力,兩手都要抓、都要硬。為什么排在班級十名左右的學生日后容易成才,因為這樣的孩子素質(zhì)全面,各方面的能力強。

2.并不是對孩子的期望值越高,孩子的潛能發(fā)揮得就會越充分。合理的期望有利于孩子的成長。

3.在知識與技能方面,學校與家庭最好是互補的關(guān)系。在學校不學或不重視的東西,就是家庭教育要重點關(guān)注的東西。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