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長地久。
天地之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
天長地久。 天長生,地永久。
天地之所以能長且久者, 天地之所以能夠長生而且永久的原因,
以其不自生, 是因為它們不是為了自己生存,
故能長生。 所以才能夠長生。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 因此圣人謙讓退身于后反而在眾人中領先,
外其身而身存。 置自身于度外反而保全自身生存。
非以其無私邪? 不正是因為他無私嗎?
故能成其私。 所以反而能夠成就他自身。
人生覺悟
無論天與地是否有始有終,它們已經(jīng)是我們所能看到的可以稱得上是“永恒”的事物了。所以有了“地老天荒”這個詞來形容亙古不變的事物。
老子認為,天地能夠長久不滅的原因,在于它們的一切都是自然存在的,是按照大道的規(guī)律運行的。但是人類卻按照我們的觀點及準則,來理解宇宙萬物的一切,并希望用我們的智慧去改變大道的自然形態(tài)。也就是說人類想要成為宇宙的主宰,支配萬物。因此,我們就給天地萬物加以命名,并賦予貴賤之分。這一切都是我們?nèi)祟愖运降囊饽?,也是我們的主觀臆斷。
人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往往不擇手段。欲擒故縱、拉幫結(jié)派、過河拆橋、虛張聲勢、假話真說、真話假說、裝瘋賣傻、口蜜腹劍、退避三舍三十六計、七十二招兒,無所不用其極。而這種自私的觀點與做法導致我們無法認識大道的根本,也使我們否認自己對事物的認知是有片面性和局限性的,從而導致我們陷入虛假的旋渦而不自知。老子早就看到人性的可怕之處,所以他要求人們“絕圣棄智”。
圣人是天下最聰明的人,聰明的人從來不做自己不應該做的事。因為他知道,天地的管轄范圍已經(jīng)夠?qū)挼牧?,然而天地卻從來沒有言語過一聲。天地雖然不言,卻不等于沒有威嚴。天地雖然不動,卻不等于沒有效果。天地無私,卻成就了天地的事業(yè)。執(zhí)斧伐柯,其則不遠?,F(xiàn)成的樣板圣人豈有不效法之理?
如果我們能明白這一點,就能把握事物的真諦與本相,像有道的圣賢一樣遇事無私、謙退無爭,反而能在眾人之中表現(xiàn)出尊貴;將一切事物的發(fā)展變化都看成是自然而然的,不去加以干涉,就能立于不敗之地。
從前,有一個年輕的農(nóng)夫與戀人約會,他是個性急的人,到約會地點太早,又不愿意等待,心煩得無心觀賞周圍明媚的春色和誘人的花朵,干脆躺在大樹底下長吁短嘆。
忽然,他面前出現(xiàn)一個侏儒?!拔抑滥銥槭裁磹瀽灢粯贰!辟逭f,“給你這顆紐扣,把它縫在衣服上,當你遇到不得不等待的事情,只要把這個鈕扣向右一轉(zhuǎn),你就能跳過時間,要多遠有多遠?!?/p>
這顆紐扣的作用正合小伙子的心意。他拿著紐扣,試著向右一轉(zhuǎn),奇跡果然發(fā)生,他的戀人出現(xiàn)在眼前。他非常高興,又心想:如果現(xiàn)在就舉行婚禮,那就更好了。于是,他又向右轉(zhuǎn)了一下紐扣,奇跡再次發(fā)生——他們正在舉行隆重的婚禮。他注視著新婚的妻子,心想:如果現(xiàn)在只有我們倆該多好。他就又悄悄轉(zhuǎn)了一下紐扣,他和妻子立刻獨處在臥室之中。
后來,他心中的愿望不斷出現(xiàn):應該有房子;還缺幾個孩子;孩子應該長大一些他總是迫不急待地將紐扣一轉(zhuǎn)再轉(zhuǎn),于是,生命就這樣從他身邊匆匆流過。在他還沒來得及品味人生,就已經(jīng)老態(tài)龍鐘、行將就木了。
一味追逐欲望的滿足,倒不如順其自然的好。正如老子所說,天地長久以其無私而成其私!
我們從天道之中推導出做人的準則。那么何謂天道呢?就是天地萬物的自然規(guī)律。我們?nèi)祟愡^去經(jīng)常說天父地母,它們生養(yǎng)了萬物和我們?nèi)祟?,它們是永生不滅的。它們不僅生育了我們而且還會保佑和懲罰我們。是不是這樣的呢?可以說是,也可以說不是。說是,是因為天地確實是永生不滅的,當我們違反自然規(guī)律的時候,大自然就會給我們一定的回應。比如我們?nèi)祟悂y砍濫伐,導致自然生態(tài)被破壞,這就使我們居住的環(huán)境變得越來越惡劣,這就是自然對我們的懲罰。說不是,是因為天地是不可能有仁愛和恩義這種概念的,因為天地不是為自己而生存的,如果天地有了仁愛、恩義的概念,它們也就有了我們?nèi)祟惖木窒扌院推嫘?,也就有了我們?nèi)祟愐粯拥娜秉c和毛病,它們也就無法永存了。所以老子說,天道是無意識的,是不為自己生而生,也不為自己亡而亡的。因此也就沒有生死、貴賤、貧富等概念,所以它能長久不朽。
天道如此,那我們?nèi)祟愐胗来?,唯一的辦法就是遵循天道的根本,心底無私天地寬。也就是說,當我們在管理別人時,或是與他人相處時,總是像天道一樣,不想自己會有何好處,也不以貴賤高低論人處世,總是先人后己,無私而立天下。只有才樣才能真正得到他人的尊敬和眷顧,從而獲得最大的利益。正如有句話所說,你只有讓別人好好生存,你才能更好地生存!
我們由此可以肯定地說:一個人活在世上,不能以一己之心去衡量他人的思想,也不能只關注自己而忘卻他人的存在,因為任何自私的行為都會最終導致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