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8.發(fā)展模式之爭(1)

中國高層經濟智囊 作者:杜博奇


2003年,正當法治化引起重視之際,宏觀經濟的變動令吳敬璉不得不分出精力。從秋天開始,過熱苗頭逐漸冒出。地產熱促使水泥、鋼鐵等原材料價格飛速上漲,并引發(fā)投機熱。于是,沉寂多年的“冷熱大討論”再次展開。圍繞這個問題,關于是否調控降溫的爭論甚囂塵上。

吳敬璉分析當時的宏觀經濟運行狀況后認為,經濟已經“過熱”,主張采取適度從緊的微調政策。但這種觀點并未受到決策層的重視和認同,相關部門采取措施,只對局部過熱的領域進行控制。

就在抑制過熱行業(yè)投資的通知下發(fā)之際,第三種聲音冒了出來。相關人士認為,根據“每個國家的經濟發(fā)展都要經歷一個重工業(yè)化階段”的觀點,中國經濟既不是總體過熱,也不是局部過熱,而是已經進入“重工業(yè)重新大發(fā)展的歷史新階段”。他們認為,作為經濟發(fā)展的必經階段,重工業(yè)應該得到充分的重視。此種觀點頗有市場,尤其被地方政府所認同,一段時間內,以巨額資本和大量資源投入重工業(yè)以拉動區(qū)域經濟發(fā)展的做法在全國許多省份悄然進行。

吳敬璉一時陷入深思,在他看來,所謂的“必經階段”只是一個借口。各個地方政府之所以熱衷招商引資,大肆上馬大型項目,根本原因在于急于求成,是迫于GDP增長壓力而作出的功利選擇,這些政績工程,有百害而無一利。

伴隨著重工業(yè)化呼聲的高漲,全國各地都陷入盲目發(fā)展的誤區(qū),片面追求經濟增量帶來的資源緊張、生態(tài)惡化、環(huán)境破壞等一系列消極后果開始顯現。與此同時,以技術創(chuàng)新帶動產品升級、拉動經濟增長的發(fā)展模式反而得到徹底棄用。中國經濟正陷入本末倒置的危險境地。此外,各地高調招商引資的背后,爛尾樓、豆腐渣工程、無頭項目等問題層出不窮,其間藏匿大量灰色空間,是權貴資本勾結的另一個場所,滋生貪污腐敗。種種跡象表明,中國正逐漸出現“壞的市場經濟”。

在進行了實地調研和大量分析論證之后,吳敬璉得出結論:重工業(yè)化并不是經濟增長不可逾越的階段。中國經濟的當務之急,不是推廣重工業(yè),而是要完成“經濟增長方式從粗放型到集約型的轉變”。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